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00:22
在崇尚大一统的历史课本里,“七国之乱”是一个重要的名词解释,汉高祖刘邦恢复“封建”的举动,在同姓操戈的兵火中被砸得粉碎,统一和*集权,再一次显示了它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这个结果,也为积极主张“削藩”的晁错树立了悲剧英雄的形象。
然而,在《史记》中,晁错除了和“死对头”袁盎名列“列传第四十一”,还在《酷吏列传》里露了下脸:
原来司马迁这个汉朝人,对晁错的评价是“酷吏”,还是七国之乱的“元凶”。
一
过往我们常说,晁错是“悲剧英雄”,是“背锅英雄”,其实都有一个历史必然的预设,就是无论有没有晁错,七国之乱都无法避免,因为*势力永远都是要抗拒统一的。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傻”问题,那就是:
更具体地说,叛乱的诸侯王们真的认为自己能够通过一场军事行动推翻汉景帝的宝座?
答案是:他们从未有此奢望。
七国之乱的领头人,就是吴王刘濞,按照窦太后的话讲:
那么,这位62岁高龄的七国祸首,给举事的诸侯王们画了怎样的蓝图呢?
吴王刘濞的使者这样告诉胶西王刘卬:
翻译一下,就是如果你愿意,吴王和楚王会一起出兵堵住函谷关,占据荥阳敖仓之粟,和西方关中的汉兵对峙,然后整治好休息的地方等你来。
再对照下上面的地图,函谷关、荥阳、敖仓,正好把洛阳夹在中间,也就是说,吴王给胶西王画的大饼,最大的野心,也不过是占领洛阳,堵住汉军东出之路。
这个有限目标,在《史记·吴王濞列传》中反复出现:
说到底,在汉景帝三年的*舞台上,只要稍有*头脑的人都能理解诸侯王与汉廷之间的力量差距是何等得悬殊,胶西王的亲信群臣在接到吴王刘濞的橄榄枝后,盘算得很清楚:
2/10的土地对比,这还是捡对比不那么悬殊的东西说,如果是比人口,吴楚两国一直地广人稀,在地图上看着大,实力却远不如齐、赵。
以吴国为例,吴王刘濞受封后,收纳*、铸钱煮盐,积蓄实力四十多年。等到反叛时,征发封地下至十四岁(其少子年龄)、上至六十二岁(他的年龄),也就是所有能拿得动刀*的男子全部拉出去,也才二十余万人。
而汉郡人口在2000万以上,采取相同的动员比例,能拉出500万大军,说是泰山压顶也不为过。
所以,无论从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意愿来看,七国之乱都是一场希望渺茫的叛乱,那么问题来了:
二
请仔细看看上面的地图——景帝二年二十二王国形势图。
先来报一下菜名,不,国名:
接下来,我们给他们分分堆:
看完上面那个“分堆”,再看“七国之乱”,就能知道,所谓平定七王战争终结了“分封”、“*”都是瞎扯,7/22,干掉了1/3,剩下还有2/3,在汉武帝朝淮南王的密谋叛乱也表明,“七国之乱”的失败并没有终结诸侯王们叛乱的野心和能力。
这次战争,真正的意义在于,终于将吕后死后,诛除诸吕、代王入继导致的一系列*派系斗争,画上了句号。
而“七国”归根结底是这一系列派系斗争的“复仇者联盟”:
在之前的文章里三解已经详细讲述了“诛除诸吕”的大戏中,齐哀王刘襄与身在长安的两个弟弟东牟侯、朱虚侯连成一气,发动齐、楚兵,对当时的吕氏执政集团发起了挑战,结果,*果实被功勋列侯集团和代王刘恒窃取了,而他的举动,也被定性为“无诏兴兵”。
紧接着,就出现了一系列的巧合。
楚元王刘交薨于汉文帝元年三月;同年,齐哀王刘襄薨;汉文帝三年四月,城阳王刘章(朱虚侯)薨;五月,济北王刘兴居(东牟侯)反叛,被俘自杀。
至此,齐、楚反长安集团的主要人物全部死亡。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四个人里有两位的名字,后来出现在“七国之乱”的谋划之中,一位是楚元王刘交,刘邦的弟弟,宗室的长者: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写到了,淮南厉王刘长之死,让“仁君”汉文帝饱受诟病,甚至有民谣讥讽他不能容兄弟,而刘长的死因也很清楚,就是“非正常死亡”,换句话说,淮南三王虽然是汉文帝所立,但也有杀父之仇。
所以,《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里明确写着淮南王想反,只是没反成:
在吴王刘濞送往各诸侯王的信中,将楚元王子和淮南三王并列,称其“怨入骨髓”,说明当时诸王都心知肚明,楚元王刘交也是“非正常死亡”。
另一位,则是城阳景王刘章:
也就是说,齐哀王刘襄的所有弟弟都许诺参与叛乱,唯独对城阳国例外,不仅没拉拢,还自己约好了“勿与”,理由还是“城阳景王有义,攻诸吕”。
此时的城阳王是刘章之子刘喜,他爸爸“有义”、“攻诸吕”是说和汉文帝关系好吗?不是,恰恰表明了这些叔叔辈的怜惜,打输了,剩下他家还能享血食祭祀,打赢了,再分土地给他。
说到底,是为了报偿城阳景王刘章当年在长安为整个刘氏所作的巨大贡献,即所谓“有义”。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齐系诸王对于反叛的前景态度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有一些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