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8 16: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1:41
禽类是真的感受不到食物的味道,由于动物的进化,丢失了一部分的编码味道基因,而每个动物进化的过程不一样,所以保留下来的编码味道基因也是不一样的。
1
猫科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已丢失了编码甜味受体的基因。不过,猫科动物已经爬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它们矫健的身躯、强有力的爪牙等优势都能保证源源不断的纯肉类供给。所以,拒绝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也就顺理成章了。而且,肉本身又不是甜的,它们也不必靠味蕾来识别甜味。
与猫科动物类似,长期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鲸豚类,也基本上失去了甜味觉。除此之外,它们的其他味觉也十分有限,可以说是五个主要味觉功能中就丢失了四个,只保留了咸味味觉。
2
味道通常是经过咀嚼,才能细细品尝其中的滋味。但鲸豚类往往是整个吞下食物,仿佛不在意其中的味道。至于为什么保留了咸味味觉受体,可能是为了避免摄入过多过咸的海水,保持体内钠平衡。
3
一般来说,一个物种的食性越单一,其味蕾数量也会相应减少。因为相对于单一食物来源的动物而言,杂食的特性可能会让它们遇上更多的有毒物质,也需要更多的味觉受体到辨别食物的好坏。
所以说,肉食性动物的味蕾数通常会比杂食性的动物要少一些。例如,猫除了尝不到甜味以外,它们也只有不到500个味蕾,可以说是相当寡淡了。
反观放荡不羁的喵星人,就一直游离在半家养状态。除了会吃人类给的食物,它们也需要自己打猎。如在谷仓抓老鼠,又或是在野外捕捉鸟类当口粮。所以说猫难养熟,很大原因也在于它们的食性。
一般来说,动物中,猫类接触着人类,吃的东西相对是比较多的,然而它们的编码味道基因相对来说是它们的味蕾少,感受不到味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