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8 01: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6:31
有时候,父母用一种温柔的态度象征性得打一下孩子的*,其实不仅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还能增加亲子间的感情。打孩子并非不可以,但是请大家事先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为什么打孩子?是为教育他,还是为了自己出气?在很多时候,孩子挨打并不一定是犯了多大的错,而是父母被气急了,情绪激动之下就抡起了巴掌。有一句话:“大人用粗暴的态度打孩子,是*的表现!”我们总以听不听话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并在不符合标准时恼怒,急躁,对孩子施以打骂,但家长忽略了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想法,而您是否考虑到了他的感受?这种粗暴的方式,一会损伤孩子的肉体,二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到头来,使孩子生活在自卑、恐惧中,严重的还会导致他的暴力倾向。
对于已经为人父母的人来说有下人问题是必须是要面对的,那就是能不能打孩子,打孩子要注意哪些问题。
对于“该不该打孩子”这个问题,我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偶尔为之,还是可行的。当然,在打孩子的时候,我也要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1、必须在孩子犯了错误、怎么讲道理都不管用的时候,才可以考虑“打”的方法,切记不要频繁,否则打皮了就不管用了。
2、打孩子一定要掌握分寸,注意把握轻重和部位,打到皮肉有一定的痛感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过度,更不可用皮鞭、棍子等,以防意外伤害。在非打不可时,打几下手心或轻拍几下*就行了,既达到了疼痛处罚的目的,又比较安全。
3、父母双方一定要默契配合,不要一个打一个护,也不要父母两个人全部声色俱厉,否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都不爱他了,至少要保留一个理解和了解孩子的人,来开导他的错误行为。
孩子头打不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有些性急、粗暴的父母,在孩子顽皮、好动、惹事生非的时候,劈头盖脑地朝其头面部打去。殊不知,重重的一巴掌,除了打得孩子晕头转向、无所适从之外,还可能造成终身遗憾。解剖学告诉我们,人的耳膜(又称鼓膜)是一层半透明的薄膜,其厚度仅0.1毫米。一旦头面部,尤其是耳朵部位,受到猛烈的外力作用,就有可能引起鼓膜破裂。
人的头颅骨下面是脑组织,而大脑则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虽然在出生时,人体大脑的神经细胞数目已恒定,7-8岁时大脑的形态与*就无明显区别,但其功能尚未成熟,大脑的动脉和毛细血管发育也不够完善。倘若*用手甚至棍棒敲击孩子头面部,除了可引起鼓膜穿孔外,还有可能造成颅内血管破裂而形成颅内血肿,此时会出现头痛、呕吐、甚至昏迷。若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
家长千万别小看对孩子头部的敲打,这一敲打会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引起后患,轻则可引起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重则导致性格改变,智力障碍等严重后果,到时将让您后悔莫及的。
总之,为了孩子的将来,让他适当受点皮肉之苦,还是有好处的。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如何让孩子既听话又有主见
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既听话又有主见,既能表达自己的看法,又能善于倾听,采纳别人的建议呢?
就事论事,不要延伸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协助孩子一块去解决,千万不要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好,又牵引出其它的问题。比如:当孩子犯了错,很多父母会把之前的陈年旧帐翻出来,认为这样才会起到“警示”的作用。
父母这样做不仅帮不到孩子,而且还会因为问题的延伸,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让孩子不听话,有时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说的话不中听。
多听少说,不要打断
当孩子在叙述一件事的时候,父母要耐心的听完孩子所说的话,而不要从中打断,或者过早的判断,下定义。因为,很多事情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只有通过孩子的.倾诉才会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倾听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接纳,父母的接纳会让孩子乐于表达,当孩子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后,父母再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孩子就会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父母的“断章取义”,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孩子也会因此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切事情都等着父母做决定,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有自己的主见?
稳定情绪,不急不火
情绪是一切问题的导火索,很多父母就是因为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火冒三丈”。这种负面的情绪不仅让自己失去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也会让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孩子在这种高压的情况下,表面上会屈从,听话,内心之中却埋下了一颗抗拒的种子。
不论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父母都要稳定情绪,和孩子一起面对,这时也正是孩子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而不是火上浇油,父母遇事不慌、不急不躁的态度同样会影响着孩子。
探讨征求,不要唠叨
在家庭环境里,不管孩子年龄多大,如果能够遇事就和孩子说一说,特别是关于孩子的事情,提前征求一下孩子的建议,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这种形式会激发孩子的思考,从而锻炼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父母能够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听话。
父母的唠叨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因为,唠叨会扰乱孩子的思考,不但不能够起到让孩子听话的作用,还会因为唠叨让孩子产生反感。
孩子最初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大多来源于家庭,来源于和父母日常的互动。所以,让孩子听话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讲究策略,因为也只有孩子听话,才能够引导孩子有自己的主见。
不要单纯的让孩子听话,因为听话未必就是优秀的孩子,也不要只让孩子有主见,如果坚持自己没有见解的主意,只能是固执己见。听话,就是能够分析利弊,善于借鉴;主见,就是有主意,更有自己的见解,听话又有主见才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