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4 20:0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3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的意思是“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口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出了一个人。”这个消息就在全国传开了,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人询问情况,姓丁的人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一个活人。”像这样听到个事情的影子就造谣、传谣,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3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的意思是“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口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出了一个人。”这个消息就在全国传开了,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人询问情况,姓丁的人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一个活人。”像这样听到个事情的影子就造谣、传谣,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3
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到外面打水洗涤.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挖了一口井,井里出来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丁家的人.丁家的人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注释
1: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2:溉汲——打水洗涤.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3:及——到了……的时候. 4: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6: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7:使——劳动力. 8:吾——我家. 9:于——向;在 10:对——回答 11:不若:不如.
启示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以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 以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3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的意思是“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口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出了一个人。”这个消息就在全国传开了,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人询问情况,姓丁的人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一个活人。”像这样听到个事情的影子就造谣、传谣,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3
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到外面打水洗涤.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挖了一口井,井里出来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丁家的人.丁家的人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注释
1: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2:溉汲——打水洗涤.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3:及——到了……的时候. 4: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6: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7:使——劳动力. 8:吾——我家. 9:于——向;在 10:对——回答 11:不若:不如.
启示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以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 以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4
1.这句话的意思是: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2.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
3.原文如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4.白话译文:
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歌。”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3
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到外面打水洗涤.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挖了一口井,井里出来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丁家的人.丁家的人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注释
1: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2:溉汲——打水洗涤.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3:及——到了……的时候. 4: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6: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7:使——劳动力. 8:吾——我家. 9:于——向;在 10:对——回答 11:不若:不如.
启示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以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 以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4
1.这句话的意思是: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2.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
3.原文如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4.白话译文:
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歌。”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3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的意思是“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口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出了一个人。”这个消息就在全国传开了,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人询问情况,姓丁的人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一个活人。”像这样听到个事情的影子就造谣、传谣,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4
1.这句话的意思是: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2.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
3.原文如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4.白话译文:
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歌。”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4
听到这样的话,还不如听不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3
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到外面打水洗涤.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挖了一口井,井里出来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丁家的人.丁家的人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一个人使用,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注释
1: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2:溉汲——打水洗涤.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3:及——到了……的时候. 4: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6: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7:使——劳动力. 8:吾——我家. 9:于——向;在 10:对——回答 11:不若:不如.
启示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以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 以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4
听到这样的话,还不如听不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5
听到这样的话,还不如听不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4
1.这句话的意思是: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2.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
3.原文如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4.白话译文:
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歌。”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6 19:14
听到这样的话,还不如听不到。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原文如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是什么意思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的意思是“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到外面打水洗涤.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挖了一口井,井里出来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丁家的人.丁家的人回答说:...
文言文穿井得人中“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的翻译
意思是:听到的传闻像这样,还不如没有听到。出自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什么意思?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的意思就是:像这样得到的消息,还不如不知道。 出处: 出自先秦吕不韦的《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
闻贤若此,不若无闻乎?
翻译: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一、原文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二、译文 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的翻译是什么?
意思是像这样追求听闻。出自《穿井得一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判断句: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翻译: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2.倒装句: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翻译: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出自什么典故?
听闻的意思。“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出自《吕氏春秋》的《穿井得一人》,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翻译: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中的第一个“闻”什么意思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的意思是“寻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什么意思?
“求闻之若此”中的“之”, 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语出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穿井得人》,全句是:“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像这样听传闻,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取消句子独立性”,就是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