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4 21: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31 17:57
在《进入澄明之境》一书中,张先生认为,现代西方哲学已摈弃了传统形而上学对现实世界的漠视,从抽象虚幻的概念世界重新转向可以触摸的人的生活世界。但这种转向并不是主张停留于当前在场的东西中,而是要求超越当前,只不过不是超越到抽象的永恒的世界当中,而是其背后的未出场的东西,而这种不在场亦是真实的。此时哲学的最高任务不是达到同一性或相同性,而是把在场和不在场,显现和隐蔽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这种融合的整体亦即达到了天地万物之相通相融。此时的天地万物回复到了无尽整体之本然,从无限的整体的视角看待有限的存在者(包括自我),而不执著于当前的有限之物,达到一种融当前的东西与无尽的未出场的东西为一体的境界。张世英先生在他的《哲学导论》中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地对整体性哲学进行详细地构架。通过两种在世结构,人--世界和主体--客体,来揭示哲学史上的本体论的建构特点,并通过这种在世结构的分析,对精神发展的阶段 、真理观作一种结构性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张先生认为此时的“万物一体”是真 、善 、美的统一体。在万物一体的普遍联系中才能把握真,而只有超越主客关系才能达到物我两忘的美,而万物一体的审美意识使人有“民胞物与”的责任感和同类感即是善。而这种意在突破传统 、超越现实 、展望未来的整体性哲学被张先生作为“希望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