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5 03:17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0-04 09:25
1、苗族节日
(1)一月:动月(鼠或子月)1到15日是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在这一天苗族人都不会出远门。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苗族人会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玩年节相当于春节,有许多的习俗和一些节庆日。
(2)二月:2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是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
(3)三月:3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
(4)四月:4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华夏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
(5)五月:5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
(6)六月:6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
(7)七月:7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
(8)八月:8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等活动。
(9)九月:9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
(10)十月:10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2、苗族风俗
在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苗族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个了,这个民族分布的较广,人口相对其他少数民族来说,也算是比较多的了。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呢?下面来说说苗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地方,一些社会制度也和汉族相差很大
(1)社会制度。苗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苗族的社会制度主要为鼓社制、议榔制、理老制等。一般来说鼓社制就是一个同宗,或者是数个自然村寨组成的组织。议榔制是指不同宗的家族,组成的地域性村寨组织。理老制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领袖,一般由德高望重的人担任。
(2)饮食。苗族人最有特色的饮食习惯,就是非常喜欢吃酸,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各种酸汤酸菜。
(3)禁忌。在苗族有一种很奇特的产忌,就是忌讳孕妇与孕妇会面,也忌讳孕妇去别的产妇家,否则会被认为延长产期。还有就是关于农事的忌讳,在田间的适合忌讳提到老鼠,因为怕它们听到来糟蹋庄稼。
懂视网 时间:2022-11-13 15:19
1、饮食上比较有特色的是腌制的酸辣食物,此外还有糯米饭、小黑药炖鸡。
2、服饰上男子会头缠布帕,在出嫁或做客时,妇女会佩戴银饰。
3、社会制度上有理老制,主要负责调节村寨内的纠纷。节日有苗年、春节、龙船节、吃新节、芦笙节、花山节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4:34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境内大部分苗族有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杀年猪,除夕打糯米粑、贴春联,除夕夜守年,初一开财门等风俗。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
“牯藏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祀先人。
苗年相关介绍
苗族在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富裕的人家还要做香肠和血豆腐,为家人缝做新衣服等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迎接龙进家。
在苗年的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还会跳起踩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