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3 18:1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3 13:12
这段文字中有一句“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颇不好懂——看似简单的“谁何”二字困住我们,老师引经据典,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为依据,解释“谁何”为“盘诘、巡查”之义,说是可靠的*、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一下子使我们懂得这句话的准确含义——秦帝国枢要之处,不仅有良将劲弩守护,更有亲信将领和精锐士兵把守盘查过往行人,彼时的人已经知道要把一切不稳定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中。秦王朝以残暴起家,对原六国民众和贵族诛戮过重,是一个十分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却具有深重罪孽感和恐惧感,时时担心自己“被短命”的王朝,然而从公元前221年嬴政铲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以后,到前209年陈涉大泽乡首义,标志着秦王朝全线崩溃,也就是只有13年的短暂“大一统”时间,而后大秦帝国就亡于“天下苦秦者久矣”的呐喊声中。秦嬴政还发明了几个皇帝专用的语词,“皇帝”乃嬴政在李斯等大臣进尊号为“泰皇”的建议基础上“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而成的,仅此名号就一下沿用了2200多年,其实质不知还要沿用到何年何月。李斯等人还建议嬴政“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嬴政除对“泰皇”有异议,径改为“皇帝”外,其他建议批示“他如议”,就是“同意尔等建议”的意思,从此,这个本来是表第一人称“我”,所有人都可以用的“朕”,就成为皇帝的专属用词。以至于我们读屈原《离*》首联“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时难以理解这里这个“朕”当作何解,最初竟误以为一脸苦相兼哭相的屈平竟胆敢僭称皇帝呢。后读到南宋大儒朱熹所辑《楚辞辩证》云:“蔡邕曰:‘朕,我也。古者上下共之,至秦乃独以为尊称,后遂因之。’”由是乃知最早之“朕”其实就是“我”,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但被嬴政御用后,除了帝王,普通人就与“朕”绝缘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3 13:12
可靠的*、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