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16:52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度过了漫长的炎炎夏日,人们有了胃口,所以立秋的民俗多与吃有关。
1.饺子、渣,茄饼在山东半岛的许多地区,立秋当天的中午往往吃水饺或面条,招远、龙口称“入伏的饺子立秋的面”,长岛、莱阳、海阳等地则相反,说是“立秋的饺子入伏的面”。在山东诸城和莱西地区,吃一种豆末和菜做成的小豆腐,俗称“渣”。当地民谚云:
“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小孩不吐也不拉。”说是有预防肠胃病的功效。在江苏苏州,立秋日用茄子调和面粉做茄饼。
2.啃秋城里人在立秋当天买个西瓜回家,一家围着啃,就叫啃秋了。而农村人的啃秋则豪爽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一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大吃特吃,抱着绿瓤香瓜大吃特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嚼,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嚼。啃秋表达的是农民丰收的喜悦。
啃秋在一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的那一刻吃西瓜或香瓜,据说能免腹泻,称“咬秋”,预示炎炎盛夏难耐,忽逢立秋,把其咬住。江苏各地人们也在立秋时刻吃西瓜以“咬秋”,认为可不长秋痱子。在江苏无锡、浙江乌青,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一起吃,认为可预防疟痢。北京人有“春吃萝卜秋吃瓜”的习俗,家长必须在立秋之日给孩子买个瓜吃,并对孩子说:“吃个瓜吧,秋后好肥得滚瓜溜圆的。”当地有“早甜瓜,晚西瓜”的谚语,因为立秋之瓜要早吃,因此多吃甜瓜(也称香瓜,始于初夏,终于晚秋,味道清香甘甜,食之能够解腻)。在浙江杭州,在立秋日有的妇女吃一个秋桃;浙江双林人爱吃菱藕、瓜果等。
3.戴楸叶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历史悠久,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都有立秋到处叫卖楸叶,妇女小儿将之剪成各种花样插戴的记录。直到现在,各地仍有立秋日戴楸叶的民俗。在山东地区,据说立秋这天必有一两片楸叶落下,表示秋天来临。胶东和鲁西南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在这日采集楸叶或桐叶,剪成各种花样,或插在鬓角,或佩在胸前,来应节序。在河南郑州附近农村,立秋日男女皆戴楸叶,或用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角。
与楸叶有关的节日活动,在山东有人于立秋日刚刚天明时采集楸叶熬膏,称“楸叶膏”,据说用来敷痔疮有特殊的疗效。
4.祓秋在浙江定海,立秋那天,儿童食蓼曲(俗名“白药”)、莱菔子,称为“祓秋”,认为可去积滞。在浙江舟山,则是给小孩吃萝卜子、炒米粉等调和的食物,以防积食。在浙江镇海、奉化,给儿童喝绿豆粥,服酒曲,叫做“祓秋”,认为孩子吃了长得又快又壮。
5.贴秋膘许多地方有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的习俗,将此时的体重与立夏时比较。因为在酷热的夏天,人本就没有什么食欲,饭食清淡为主,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轻一点。秋风一起,有了食欲,想吃点好的,补充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耗。补的方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做法的肉,如炖肉、烤肉、红烧肉等,“以肉贴膘”。
6.饮水清署在江浙一带,有立秋时喝“新水”的习俗。所谓“新水”,就是刚从井中打来的“新鲜水”。据说这样不但可免生痱子,又可防痢疾。在四川雅安,则是将井水放在阳光下晾晒后家人一起喝,以免得疟痢。
在四川三合,“俗谓立秋正刻饮水一杯,则积暑消除,秋无肠泄之病。”
岐黄家又云:“服清暑方一剂更妙。”
7.赤小豆“补秋脱股”
有些地方的习俗是在立秋日用水服下七粒红豆,认为可避免疟疾。河南郑州称为“避疟丹”。浙江地区多用井水来吞食。在云南镇雄,“先以布袋盛红豆入井底,及时取出,男女老幼各吞数粒,饮生水一盏,以为可以不患痢疾。后来,用五色或七色布,剪成大、小不同方块,错角重叠,粘连缝就,载于小儿衣后,叫做‘补秋*’。”
8.秋社秋社本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来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结束,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拜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习俗。唐韩俚《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某些地方,至今还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