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历纪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1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22:51
我国的农历纪年历法,是从夏朝开始的,是古人以月亮的圆缺周期而计算出来,定出一年的历法。一年有十二个月,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初始,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春节,过去叫元旦。
商朝有点变化,是以十二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周朝又将新年伊始提前了一个月,为十一月初一日。秦始皇则又提前了一个月,以十月初一日为新年的开端。直到汉武帝在他的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恢复为夏朝的以正月初一日为岁首,定这一日为元旦,我国后来一直沿袭下来。
*初始采用公历纪年,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元旦,这样便把中国人传统的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元旦改称为“春节”
由于我们的传统历法是根据农时而制定,所以叫“农历”。又因为农历是夏代产生的,所以又称“夏历”。相对于公历或曰阳历,我们又称自己以天干地支搭配纪年的传统历法为“阴历”,加起来一共有三种叫法。
每年的农历一月,我们叫做“正月"。这个“正”字,读音本应该是“正确”的正。但是我们都读作“长征”的征,这是为什么?原因起自于秦朝。
秦始皇名字叫蠃政,“政”与“正"的读音相同。因为皇帝是天下独尊的第一人,他的名字不能被人叫,这就叫避圣讳。因此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在秦始皇去世以后,就命令天下人改正月的读音为“征月”。
我们国家在采用公历历法之前一直使用农历,我国的农历是参照太阳照射在地球上而形成的节气和月亮朔望变化相结合而创造的一种阴阳历,因而十分科学。平年是12个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民间直到现在,还称大月为“大尽”,小月叫“小尽”。
加起来,一年是354天或355天。这与阴历纪年方法相同。由于平均每年比太阳年——回归年,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少了11天,如果永远这样少下去,时间就会有差,影响纪年和农时。
因此,聪慧的中国人便在每19年设置出7个闰月,这样有闰月的年份是383天或384天,它们与没有闰月的年份一平均,每年还是365天或366天。
为便于计算和记忆,中国人便创造出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来相互搭配,每60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因此没有什么“公元前"、“公元后”之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22:51
农历: 我国在春秋时代就创造了“十九年七闰法”,其方法就是在纯阴历的基础上,每十九年里面七年算是闰年,闰年多加出一个月来,为十三个月,如癸亥年只有十二个月,三百五十四天,而甲子年规定闰十月,一年有十三个月,三百八十四天。这样安排和调节的结果,历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圆缺,也与随阳历而来的气候冷热变化相适应了。这样的历法实际上已经是阴阳合历,简称阴阳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这样的阴阳历,有的人把农历叫做阴历,就叫错了。 阳历: 阳历的由来 阳历来源于古罗马的儒略历,它的产生与欧洲*教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据传说,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恰好是春天。早期*教徒庆祝复活节的日子曾因地而易,相当混乱。后复活节定为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随着岁月的流逝,春分就慢慢地靠近冬天了。为了使复活节回到春天去,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据天文学家提出的方案,对儒略历进行改革。修改后的儒略历称为格里历,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视为制历依据的一种纯太阳历,因此俗称阳历。它不仅解决了复活节与天时不合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正月初一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16日 11:06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朱仙镇木板年画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22:52
中国的阴历历法源于春秋时期,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误差大、不连续(若连续使用不仅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且会十七圆十八圆)。基于当前的历法已经沿用300多年了,已经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了,另说到2033年也必须违背“置闰法”置闰,为了不继续扩大阴历与月亮周期的误差,建议设置简易阴历计算法。
方法:
1.纪年表达式:a龟b明c年d月e日,(设2个比年大的单位,1龟=16明,1明=19年)。
2.设1明=5品,1品=3节,15个月=1小节,17个月=1大节,1品=1小节+1大节+1小节=47个月。每明为15节,序偶节首月为闰月(年.月=2.3,4.11,7.7,10.1,12.9,15.5,17.11)
3.每节序奇月=30天,序偶月=29天,(龟节除外)。
4.令每明1年1月1日为首品首节首月首日,每3n明首节为龟节,龟节序奇月=29天,序偶月=30天,(即每16明减5天)。
另经过征求广泛意见后确定abcde的值,在确保能延续当前的农历日期的前提下,选择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年份为元龟元明元年元月。
该简易计算法,根据月亮公转周期=29.53059计算,每15200年误差0.92天,比公历误差小。固定了大月小月闰月,便于推测日期,与公历换算方便;增设了阴历纪年,便于将历朝历代的皇帝纪年串联。
拜托大家宣传,使中华文化能在改革中传承
修改
关注者
1
被浏览
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22:53
农历: 我国在春秋时代就创造了“十九年七闰法”,其方法就是在纯阴历的基础上,每十九年里面七年算是闰年,闰年多加出一个月来,为十三个月,如癸亥年只有十二个月,三百五十四天,而甲子年规定闰十月,一年有十三个月,三百八十四天。这样安排和调节的结果,历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圆缺,也与随阳历而来的气候冷热变化相适应了。这样的历法实际上已经是阴阳合历,简称阴阳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这样的阴阳历,有的人把农历叫做阴历,就叫错了。 阳历: 阳历的由来 阳历来源于古罗马的儒略历,它的产生与欧洲*教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据传说,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恰好是春天。早期*教徒庆祝复活节的日子曾因地而易,相当混乱。后复活节定为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随着岁月的流逝,春分就慢慢地靠近冬天了。为了使复活节回到春天去,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据天文学家提出的方案,对儒略历进行改革。修改后的儒略历称为格里历,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视为制历依据的一种纯太阳历,因此俗称阳历。它不仅解决了复活节与天时不合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辛亥*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22:53
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