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7 07: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1:43
最早的斗栱结构可能是在建筑物的檐头上或平出部分上用一根未加工的曲木或直木挑出而成,像四川民居的挑枋结构那样。战国时代的采桑猎钫遗物的图案中隐约看出有斗栱形象的表现。汉代斗栱形象反映在崖墓、石阙及石室遗物中。彭山崖墓墓室内八角柱上多用斗栱。一般柱头上安大斗,大斗上出横栱,栱头各安三才升,栱心出一个方块为梁头栿。大斗与柱头之间刻出四板的情况常常遇到,栱两端的棋弯部分又有多种作法,或者是做成圆和的曲线,或者是以直线相联,或者是弯曲成S形。四川省各地石阙上所刻斗栱却没有看到四板的形象,只是大斗下刻出短柱与额枋相接,许多地方和彭山崖墓相近。在汉代墓葬明器和画象石上反映的斗栱,一斗三升最常见,也有一斗二升的做法。南北朝时期在今天的河北、河南、山西、甘肃各省兴起石窟寺的营建,在石窟寺的内外壁面的浮雕、壁画上也常常看到斗栱的形象。每根柱子的柱头上方刻成一斗三升和一斗二升,这和汉代没有什么差别,但额枋中部的人字形构件,却为汉代所不见,北魏石窟寺浮雕上的人字形刻成直线,北齐石窟寺中也有刻成曲线的。柱头与大斗之间多刻出皿板。栱弯轮廓,有的是砍凿圆和,看不出分瓣痕迹:有的直线斜切;太原天龙山石窟寺某些斗栱栱弯砍成凹弧形状,可能是当时的新手法。此外,在大同云冈石窟寺第一窟塔柱上和第十二窟前室壁面看到柱头斗栱的横栱两端刻作两个兽头相背,这可能是受到古代波斯艺术的影响。从隋、唐到五代,是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繁荣时期。除了从砖塔、画像石以及石窟寺中可以看到各种斗栱形象的反映之外,还保存有两处木构斗栱实例:五台南禅寺大殿和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前一处外檐斗栱是双抄五铺作,后一处外檐斗栱是双抄双下昂七铺作,比起南北朝时期,斗栱结构有长足发展。这一时期,无论每攒斗栱结构如何复杂,平身科很少使用,只有佛光寺东大殿外檐使用了一攒不完整的平身科于额枋*,其他如登封净藏禅师塔砖刻斗栱,西安大雁塔塔内画像石浅刻的斗栱以及南禅寺木构实物都只是把人字形、斗子蜀柱、斗子驼峰放在额枋*,复杂的层层出踩的斗栱只用在柱头之上。偷心的做法也是唐代斗栱结构特点之一。南禅寺的木构实物和大雁塔画像石浅刻斗拱都是柱头科第一跳偷心,不出横栱;佛光寺大殿斗拱的第一、三层也是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