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叔齐和伯夷不食周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00:14
叔齐和伯夷是古代有名的贤人他们是一个国君的儿子
国君要把王位传给叔齐,叔齐不肯接受,要让给伯夷
伯夷也不肯接受
估计他们是学许由和务光的吧
后来听说西伯昌贤能,就决定把国家托付给他
到周国的时候,西伯昌死了
碰着他儿子武王抬着灵柩讨伐商纣
他们说:父亲死了不守孝,讨伐君主乱上,不忠不孝的事情不能做啊
武王的随从想把他们杀了
姜太公说:他们是贤者!于是把他们拖开
后来周朝建立以后,他们羞于食周朝的米黍
在首阳山靠野果野菜为生,最后饿死在那里
死前吟了首诗,大概讲的是暴臣代替暴君,天下之大,也无处让他们容身啊!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什么意思?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指周武王讨伐商纣,最后建立里周朝,但是商朝孤竹国两个皇子反叛是件可耻的事, 所以不做周臣,不吃周栗。
伯夷叔齐既然不念旧恶为什么不食周粟?
伯夷和叔齐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伯夷、叔齐这种坚持原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有气节外,也要适当掌握变通的技巧,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
伯仪 叔齐为什么不食周食?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墨胎氏。孤竹在今辽宁卢龙东南。孤竹君生前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去世后,叔齐让位给兄长伯夷。伯夷也不愿作国君而逃避。后来二人闻昕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
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正反面
伯夷叔齐二人都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儿子,传说孤竹君临终前立叔齐为继承人,而叔齐却在孤竹君死后让位于伯夷,伯夷不肯接受,二人都争执不过对方,先后投奔到周国,后来武王伐纣,二人拦马劝谏未果,周朝建立后,伯夷叔齐都不愿食用周粟,逃往首阳山,采薇为食,直至饿死 正面:为气节而死,可歌可泣;反面...
伯夷叔齐为什么不吃周家饭采薇而食?
”于是逃走了等到武王平定殷纣的暴乱以后,天下都归附周朝了,而伯夷、叔齐却以做周的臣民为耻,为了坚守节义,便不吃周的米粮,隐居在首阳山,采些山菜来充饥。等到饿得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那个西山啊,去采些薇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还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哩!神农、虞、夏...
伯夷叔齐为何不食周粟?是忠诚还是愚昧?
伯夷与叔齐,不畏强暴,誓死捍卫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无不以他们为榜样和楷模。 2、伯夷叔齐究竟是忠诚还是愚昧 后世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赞不绝口,褒扬有加。孔子称其为古之贤人也,赞其不食周粟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孟子则称伯夷叔...
“不食周粟”是什么意思?
“不食周粟”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最初指的是商朝末年,伯夷、叔齐两位贤人因反对周朝取代商朝而拒绝食用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的故事。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引用,比喻忠诚坚定的品质,即使生活困顿,也不愿意为敌人或不道德的事业工作。“不食周粟”强调的是对于信念的坚持与坚守,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 伯夷见说服不了叔齐,就独自一人逃走了。 叔齐见伯夷逃走了,知道他想迫使自己即位,竟然也逃走了。 两人都走了,而国君的位子又不能空着,无奈之下,大臣们只好在那些兄弟中另选了一个当国君。 不久,叔齐找到了伯夷,他们听说周国的西伯昌因为善待老人而名扬天下的事情,就想去投奔他。可是...
夷齐不认食周粟是什么意思
”有妇人对夷齐兄弟说道:“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愤,绝食而死,葬于首阳山。首阳山之草木也是周王朝领土上的生物,如果夷齐兄弟耻于食周粟,也应该耻于食周之草木!这位妇人的逻辑性很强,而伯夷与叔齐二人的原则性更强,竟然在妇人说完后连白薇都不吃了,只有饿死一途。曹操《...
不食周粟故事详细介绍
伯夷和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表示极度鄙视,他们坚守原则,决定拒绝成为周的臣民,甚至拒绝食用周的粮食。他们选择在首阳山隐居,以野果为食,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这段故事展示了伯夷和叔齐对忠诚和道德的坚持,他们的行为成为了历史上不食周粟的典故,象征着对君主暴政的反抗和对个人道德底线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