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1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53
蒲公英与茯苓具有各自的性味功效,蒲公英是人们熟知的山野菜,味苦多汁,有苦寒泄热的效用。茯苓是菌科植物,味道清淡,有淡渗水湿的作用。二者配伍在一起,一清热,一去湿,针对的是中医理论的湿热证,所谓湿热就是湿邪与热邪结滞在一起,引起的诸多临床表现,请注意,湿热是体质的一种病态问题,并非专指某种疾病,例如湿热可积滞在脾胃,肝胆,肌肉,引起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所以说茯苓和蒲公英治疗什么病的提法是不准确的。接下来,朱大夫结合中医理论,为你做全面准确的解答。
蒲公英苦寒泄热湿滞于内,以苦燥之,以淡泄之——《黄帝内经》
相传,在很早以前,东北地区缺医少药,有一户人家的儿媳生了疔毒(皮肤上的毛囊炎),痛痒异常,由于家境贫寒,请不起医生,她的婆婆急中生智就去野地里挖了一些山野菜,将其捣碎,然后内服外敷,儿媳的疔疮很快就痊愈了,这种野菜就是蒲公英,它因此有了另一个名字——婆婆丁。清代医药学家陈士铎曾盛赞蒲公英为清胃火之品,药性平和,泄胃火却不伤脾胃。
蒲公英花蕾盛开时似*,古代也称其为“黄花地丁”,它的药用部位是地上的全草,质地甘润多汁,味道泛苦,苦味是阴寒属性,《内经》说“酸苦涌泄为阴”,公英药性性寒,寒能清热。味甘入脾胃,所以说公英专注于清脾胃的热盛。
茯苓利水渗湿茯苓是松树下生长的块状菌核,外皮色棕黑,内部色白,质地致密,味道甘淡,目前,主产于安徽,云南。茯苓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古人认为茯苓生于松柏树下,长在腐殖土中,是土气凝聚而成,脾胃属土,茯苓专入脾胃,味道甘淡,淡味具有通利小便,渗湿泄水的作用,针对脾胃虚弱,水湿不化停聚在体内形成的痰湿水饮的问题。
茯苓药性柔和,具有健脾益气,驱散水湿之效,脾虚饮食不得运化,气血亏虚,多配伍本品,脾虚水湿内停,致心悸,眩晕,失眠等水湿内扰气血的问题,医家多配伍本品淡渗利湿,由于临床非常常用,清代医学家黄元御称茯苓“功寄百病,效著千方”。
茯苓配伍公英茯苓与公英均入脾胃,茯苓化湿健脾,公英清热泄火,组合在一起专清脾胃湿热。脾胃湿热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证型,多因长期的饮食不节,饮酒过多,三餐不定,思虑过度导致脾胃不和,脾胃相表里,正常情况下,胃给脾提供热量,脾给胃提供津液,形成脾燥胃润的健康局面。在病因刺激下就会出现脾胃不能很好的配合,即脾湿胃燥,湿邪与燥热结滞不通,形成脾胃湿热。
湿热阻滞后,由于湿性粘腻,常很难驱散,湿阻气机升降,导致腹胀嗳气,大便不成形,粘马桶,热邪停滞后,引起口干,口臭,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腻。湿热虽然阻滞在脾胃,却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而且湿热可循气血而影响其他脏腑,如湿热体质多形体肥胖,怕热多汗,脾胃湿热引发肝胆湿热可导致两肋胀痛,尿黄口苦,湿聚成痰郁滞咽喉,可出现咽喉不利,痰多咳嗽等等。具体情况应根据个体情况加以分析,复杂问题应请中医师面诊判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54
它主要是清热解毒的,所以就是起到一个下火的作用,可以滋润肠胃,促进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