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式古民居的特色怎么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1 15: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0:08
江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着众多具有特色的古村古民居,它们诉说着民居的发展历史,它们是赣文化的载体之一。到目前为止,江西共有47个古民居被列为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的古民居主要集中在婺源、赣南等地区。
不同的地区,古民居的特点不一样。在江西众多的民居中,具有建筑特色是天井、围屋、三雕等。首先天井是指上缘由屋顶四向的屋檐或墙壁组合构成,下底铺地面积大于井口,凿内池、留沟防、设路径、安石埠、置盆载种种异制。都具有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等多种建筑功能。居民天井的空间尺度以间为基准,空间形态与明堂厅堂为一体,是一个无具象界面的类井状泛空间。在南方地区采用组合式天井的较普遍,而江西古民居中的天井设计是开合式的,它是我国民居中独特的天井形式,特点是运用活动式格棚调节遮阳、争取良好的室内物理环境又取得丰富的光影效果。它对我国庭院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其次是围屋,它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屋占地8至10亩,大的要超过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屋往往需要5至10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客家围屋的特点是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又是整座围屋的防御围墙。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闽西的土围楼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民居”。赣南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安远几个县,总数有600座左右。其中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龙南县的围屋有370多座,形状各异,其中“方围屋”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属全国之最。江西古民居建筑特点再次是三雕。在众多的建筑结构和部位都有三雕,它们雕工精湛,栩栩如生,而且每一副图案仿佛诉说着一个故事,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位于新余市分宜县湖泽镇尚睦村的邓家大屋,该建筑群的门、窗木雕盛行,雕刻技艺精湛,题材丰富多彩。主要内容有楼台亭阁、桥梁、农耕鱼樵、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历史戏剧类题材,极具地方特色,展现当时社会人文面貌,又包含大屋主人的希望及企盼。这些门、楼、阁、窗上的雕塑中,有反映分宜及周边景观的《围屋全貌图》、《魁星阁》、《分宜万年桥》、《华屋连薨》、《廊榭图》、《分宜古城东门图》、《浮桥图》、《宜春台》、《城门与考棚》;有反映分宜人民生产、生活的《耕牧图》、《纺织图》、《捕鱼图》、《射猎图》、《入城图》、《船运图》、《挑夫图》、《船临城下》、《码头装卸图》;有反映文人学子寒窗苦读、科场拼搏的《树下读书图》、《进城赶考图》;还有反映大屋的主人祈求天下太平、幸福的《鸟禽花树图》、《鸟兽率舞图》、《梅鹿图》、《万字锦》等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客家围屋中极为少见。
目前婺源县拥有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婺源宗祠、清华彩虹桥、理坑村古民居3处13个点荣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三雕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江西婺源县沱川乡的理坑,建村于南宋初年,是婺源县明清建筑保护最为完整的村庄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而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绝,以体量巨大、防卫功能完备,集家、堡、祠于一体的客家民居中,世人公认的赣南方形围屋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是有形客家文化中的代表与象征。它是公元三世纪东汉中后期中原地区大庄园主的典型住宅形式坞堡,也就是一种小型的城堡。据梁思成先生研究,北魏至唐代的建筑,在庭院围墙的四角都建有角楼,保存着古代防御性的遗风,但这种四角建楼的布置,在宋代以后已甚少。然而恰恰在此时期,南迁的客家先民为了适应新的特殊的生存环境,为了家族和宗族的安全,高墙大院、聚族而居成为最佳选择,把中原逐渐消亡的建筑形式和技术带到了赣南,因而学术界称赣南方围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另外,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分宜邓家老屋,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赣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围屋。
更多关于江西赣式古民居的特色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5d3f2161573193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