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的光荣事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1 08:1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01 12:39
徐霞客,生于1587年1月5日,逝于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他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徐霞客的游历,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他在山脉、水道、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徐霞客对许多河流的水道源进行了探索,象广西的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21:23
在世界上,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愈多,收获也就愈大。徐霞客艰苦卓绝的地理考察活动,终于结出了丰硕的科学成果。
徐霞客通过亲身的考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论证了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否定了被人们奉为经典的《禹贡》中关于“岷山导江”的说法。同时,他还辨明了左江、右江、大盈江、澜沧江等许多水道的源流,纠正了《大明一统志》中有关这些水道记载的混乱和错误。他认真地观察河水流经地带的地形情况,看到了水流对所经地带的侵蚀作用,并认识到在河岸凹处的侵蚀作用特别厉害。他还注意到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观察在不同的地形、气温、风速条件下,植物生态和种属的不同情况,认识到地面高度和地球纬度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对温泉、地下水等,徐霞客也都有一定的科学认识。
在徐霞客对地理学的一系列贡献中,最突出的是他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考察的地理学家。欧洲人中,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广泛考察和描述的是爱士培尔,时间是公元1774年;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分类的是罗曼,时间是公元1858年,都比徐霞客晚了一二百年以上。
徐霞客不仅对地理学有重大贡献,而且在文学领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写的游记,既是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又是笔法精湛的游记文学。他的游记,与他描绘的大自然一样质朴而绮丽,有人称赞它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这一点也不过分。读他的游记,使人感到是一真与美的享受。大自然雨、雾、晴、晦的千变万化,山、水、树、岩的千姿百态,再现在徐霞客的笔端,仿佛使我们也随着徐霞客的足迹,跋涉奇峰峻岩、急流险滩,置身于祖国的秀丽山河之中,为之陶醉,为之骄傲,心中油然升起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http://ke.baidu.com/view/5614.htm#5
来这里看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21:23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马镇南旸岐一个没落士绅家庭。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亲徐有勉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能“贸布以易糈”。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15岁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18岁,父亲受群豪欺侮,忧愤而死。他决意不应科举,不入仕途,遍游名山大川。
万历三十五年徐21岁,辞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开始出游。初期旅行以登名山、访胜迹为主,因老母在党,每年春天外出,秋冬计程以归。他“游山川如会知己,探穷凹如掘至宝”,47岁以前,游历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南方的黄山、庐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最远至福建的武夷山。曾于天启元年(1621),为纪念母病痊愈,盖“晴山堂”,搜求先世遗墨、题赠,为之刻石。天启四年,因母已届80高龄,打算暂缓远行。母不以为然,特命他陪同母亲作宜兴、句容之游,以示激励。翌年9月母病逝,在家守庐。崇祯元年(1628年)服丧期毕,乃放志远游。他有感于“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以更多的精力,对地理现象作考察研究。4月,去福建漳州看望好友黄道周。远抵广东罗浮山。崇祯二年,由南转北,人京师,游盘山。崇祯三年,再南游漳州。五年,重游天台山、雁荡山。六年,出南京,再北上京师,游五台山、恒山,又南下三游漳州。他身体健壮,携一杖,一仆被,登山捷如猿。能忍数日饥,逢食即饱,旅泊岩栖,*无所碍。
崇祯九年,徐霞客年届50。立志考察西南地貌,跋涉“蛮荒”。于九月十九日深夜,辞别亲友,大笑出门,放舟作万里遐征,同行有静闻和尚和顾姓仆人。静闻系江阴迎福寺僧,刺血写成法华经1部,愿供于云南的鸡足山。一行取道浙江,越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去云南。十年二月二十日夜泊湘江新塘,遇盗舟焚,静闻、顾仆受伤,行李财物尽失。徐没有为之却步,设法取得友人资助后,重新上路。九月,静闻病死于广西南宁崇善寺。他背负静闻遗骨,与顾仆分担行李,历时1年余,经贵州于十一月底到达云南的鸡足山悉檀寺。十二年,顾仆卷包潜逃,他在僧人们的帮助下继续考察,主要活动于重山峻岭。山中无粮,就吃野菜野果为生;无处投宿,就以山洞树林为家。攀绝壁,涉洪流,探历100多个石灰岩溶洞,认真记载。
徐霞客是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又称喀斯特)进行大规模考察,并作详细记录和深入研究的第一人。他横穿云南,对金沙江、澜沧江、丽江等诸水流实地调查勘测,写成《溯江纪源考》和《盘江考》,详细论证长江和盘江的水源,肯定金沙江为长江上源,纠正了儒家经典《禹贡》以岷江为江源之谬。
此外,徐霞客还远抵云南边陲腾冲,对有地下热能表现的地区进行寻访。直到患了足疾,还应丽江知府木生白之请,留修《鸡足山志》4卷,历3月告成。
后“因病不良于行,于十三年坐船东归”,六月抵家,此次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5月8日)与世长辞。
徐霞客一生足迹遍及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和云贵地区计16个省的无数山川。在旅途中,总要把当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有时日行百里,露宿残垣,寄身草莽,仍坚持燃枯草照明,走笔为记。这些游记涉及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文笔优美。经后人编辑成约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千古奇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21:24
明代地理学发展中的杰出代表是徐霞客。徐霞客(1586—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他幼年博览图经地志,因不满明末*的黑暗(待商榷),于是放弃科举虚名,专心从事旅行。他自22岁起就以惊人的毅力从事科学的地理考察和探险旅行,前后达30余年之久,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著有《徐霞客游记》。他的旅行与众不同,“其行不从官道,但有名胜,辄迂回屈曲以寻之;先审视山脉如何去来,水脉如何分合,既得大势,然后一丘一壑,支搜节讨。登不必有经,荒榛密菁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龙无不绝也”。(53)他不畏寒暑,不避艰险,不求名利,多次遇盗、几度绝粮,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百折不回、孜孜不倦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图8)
他在流水地貌的考察研究中,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分水岭、流域面积的科学家之一。他指出“三分石”就是三条水系的分水岭。他经多年实地考察提出“计其吐纳,江倍于河”的科学论断,从而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长江的流域面积比黄河的流域面积大一倍。徐霞客对流水侵蚀原理的三种机制——下蚀、旁蚀和溯源侵蚀,已有明确记载。这比西方最早认识这一原理的郝登(J.Hutton)早了100多年。他在世界上首创河流基准面概念,研究并提出了河流的坡降与流速的正比例关系。他是世界上最早广泛而系统地对岩溶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并对岩溶地貌类型作了系统划分、系统定名,进行了各类地貌形态的描述。他科学地指出,岩溶地貌的形成是流水溶蚀、侵蚀和机械崩塌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还首先划定了我国西南峰林地貌的分布范围,指出其内部结构的地区差异。他在岩溶地貌研究的成就上领先于欧洲1—2世纪。他在世界上首先对洞穴进行了广泛的考察与系统的研究。他亲身探查与描述记录过的洞穴约300多个,这在单个科学家的探洞史上是空前的。他的考察、研究几乎涉及到洞穴学的各分支领域。欧洲是1854年才有学者专门从事洞穴学研究的,所以说,徐霞客是世界上最早对洞穴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
山地环境复杂,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和植被的分布也呈现出垂直地带性的变化。这在唐代白居易、宋代范成大等学者的记述中,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徐霞客较他们更进了一步,他对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规律的认识更系统、更完整,并且要比德国地理学家洪堡(A.VonHumbotd,1769—1859年)对这一规律的认识,早200多年。
此外,他还对高山植物的生态反映作了科学的观察与记载,对植物群落与植物区系也有科学的认识;对商业贸易中心、聚落、城市,各地的耕作制度、工矿企业等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的现象也作了生动的记载。这些都带有近代地理学客观描述的特色。
总之,徐霞客在科学文化史上与欧洲的地理学家洪堡和李载尔(C.Ritter,1779—1859年)地位相当。他们都是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都是由古典地理学到新地理学之间继往开来的人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21:24
从22岁起,徐霞客开始了游历考察生涯。三十多年间,他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及相当于现在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19个省、市、自治区。在三四百年前,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徐霞客游历了如此广阔的地区,靠的完全是自己的两条腿。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令人赞叹不已了,更何况他所考察的主要是陡峭的山峰和急流险滩呵。不难想象,他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随时有丧生的危险。这从中也可以看到,徐霞客献身大自然的决心是如何大,意志是如何坚强。徐霞客的考察探险活动,持续进行到公元1640年他55岁的时候。当时,他正在云南,不幸身患重病,被人送回江阴老家,第二年就去世了。可以说,徐霞客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地理考察事业。
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曾经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上面说的湘江遇盗,跳水脱险的事,便是发生在公元1636年他51岁时的第四次出游中。这次出游,他计划考察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出游不久,就在湘江遇到强盗,他的一个同伴受伤,他的行李、旅费被洗劫一空,他自己也险些丧命。当时,有人劝他不如回去,并要资助他回乡的路费,但他却坚定地说:“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呀!”徐霞客继续顽强地向前走去。没有粮食了,他就用身上带的绸巾去换几竹筒米;没有旅费了,就用身上穿的夹衣、袜子、裤子去换几个钱,……重重的困难被他踩在脚下,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更为可贵的是,徐霞客在野外考察生活中,每天不管多么劳累,都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记录下来。有时跋涉百余里,晚上寄居在荒村野寺之中,或露宿在残垣老树之下,他也要点起油灯,燃起篝火,坚持写游历日记。他先后写了2000多万字的游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地理考察记录。可惜的是,他的日记大部分已经散佚,现存的《徐霞客游记》,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仅存的4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仍然向我们展现了他广阔范围的考察记实,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地理风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21:25
夜闯雁荡山,麻叶
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