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1 07:51
共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3 23:06
黑洞的边缘,就是指黑洞质量对时空的扭曲恰好使光也无法逃出的那层边界。从高中物理的程度不难理解,黑洞的边缘视界的半径与黑洞的质量正相关。电影中黑洞Gargantuan太大了,所以边缘视界的半径很大。物体进入黑洞被撕裂,原因是潮汐力的作用。也就是说,假如你头前脚后一个猛子扎进黑洞,头距离奇点近,脚距离奇点远,头上所受的万有引力比脚上的更大,这个力差就是潮汐效应。由于万有引力是距离的平方反比函数,你整个人距离奇点越近,潮汐力越惊人,最终会将你撕碎。可是,这个撕碎的节点未必在黑洞的视界边缘。Cooper进入Gargantuan的视界边缘时,潮汐力还不足以撕裂他或者飞船。黑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你进入视界边缘时甚至会毫无感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8:16
查了一下 把其他网友的解释转帖一下
黑洞想必公众们已经耳熟能详了,和虫洞一样是科幻界的明星,但对于黑洞的研究要多得多,尤其是家喻户晓的霍金就是黑洞的著名研究者。
黑洞作为大型恒星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形成的天体,具有匪夷所思的引力,甚至光子也无法逃脱其附近强大的引力场。最为人熟知的是恒星级的史瓦西黑洞,不带电且不旋转。其外层的临界面成为“视界”,即片中出现的名词,在视界表面,只有光速移动的物体能够逃离黑洞的引力。视界包围的球体的半径,则称为史瓦西半径,与质量成正比。黑洞的核心“奇点”则隐匿在视界深处。在黑洞的重力作用下,星际物质被吸引并以黑洞为中心螺旋运动,并在加速和摩擦过程中产生辐射,形成光辉夺目的“吸积盘”。
本片请到的执行制片之一是大牛Kip Throne,和霍金齐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其在重力,天体物理和黑洞的研究领域内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他坐镇也正是为了保证影片中科学设定尽可能贴近真实。
黑洞依据质量可分为几类,微型黑洞由于尺度小和稳定性差等原因难以观测,在星际空间中更多的稳定黑洞则可以分为恒星级黑洞(Stellar black hole)和超大质量黑洞(Super massive black hole)。前者的质量一般是太阳质量的几倍到几十倍,后者的质量则高达太阳的几十万倍到几十倍。
一般而言,恒星级黑洞通常是由于巨型天体被自己引力作用下崩溃而形成的。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原因更为复杂,经常出现于星系的中心,如银河系核心那颗四百万太阳质量的黑洞。
恒星级规模的史瓦西黑洞可能是在科普书刊影视作品中曝光率最高的,具有中等质量,有限的视界大小,视界内部的高密度,强大的潮汐力(由于距中心位置不同导致的重力差异)等特点。
而对于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巨人而言,因为其史瓦西半径很大但质量又集中于内核,因此其平均密度其实很小,同时在其视界范围之外的潮汐力也因此微弱。因此片中Cooper得以穿过视界而没有被潮汐力扯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