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30 16: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16:52
19世纪初30年代,*学院派古典主义逐渐被现实主义所代替
19世纪初,*绘画艺术的中心是*皇家艺术学院,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传统的古典主义,直至30年代以后,情况才开始发生了变化,学院派古典主义逐渐被充满活力的现实主义所代替,许多艺术家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学院派画家的创作题材,主要是遥远古代的历史,以及宗教内容。如古代、中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还有《圣经》故事等等,脱离*人民现实的生活。
对于历史画所应表现的内容,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以历史学家卡拉姆津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历史画的任务是颂扬开明君主;以作家屠格涅夫为代表的另一派认为,历史画的任务应该是反映普通人的历史性格。当时*著名的历史画画家有А.И.伊万诺夫、А.Е.叶戈罗夫、В.К.舍布耶夫等。他们的作品在*美术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А.И.伊万诺夫生于1776年,他的代表作有《968年一个基辅人的功绩》、《姆斯季斯拉夫·乌达洛伊与列捷基亚决斗》。
А.Е.叶戈罗夫生于1776年,他的代表作是1814年完成的著名的《耶稣*受难》。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更明显的古典主义的色彩。В.К.舍布耶夫生于1777年,他的作品也是以宗教内容为主,如《喀山大教堂中的大瓦西里》、 《牧师的礼拜》等,但是在这些画中,已经表现出现实主义的萌芽。当时浪漫主义画家的代表有О.А.基普连斯基、А.О.奥尔洛夫斯基、С.Ф.谢德林、И.К.艾瓦佐夫斯基、В.А.特罗皮宁、А.Г.韦涅齐阿诺夫等。
在浪漫主义画家的肖像画中,既保留了传统的古典主义画家的优点,同时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他们不仅要求形似,更重视神似,即要描绘出肖像画人物复杂的、富有个性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同古典主义相比,表现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艺术思维。1827年,О.А.基普连斯基为普希金所作的画像,是一幅传世名作,这幅画不仅外貌与普希金惟妙惟肖,更重要的是它准确地揭示了普希金独特的内心世界,得到包括普希金在内的人们的普遍赞扬。В.А.特罗皮宁也为普希金绘有多幅肖像画。这些作品同样极富表现力,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的神态和气质,以及丰富的内心感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С.Ф.谢德林和И.К.艾瓦佐夫斯基是浪漫主义的风景画家,特别是后者,以描绘大海著称,地中海、黑海和克里米亚的奇特风光,是他创作的主要内容,一生留有6000余幅画作,对*绘画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А.Г.韦涅齐阿诺夫在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由于他常年在农村生活,所以对*农村以及农民的生活有更切实的了解,这些在他的画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洗甜菜》、《打谷场》、《耕地》、《夏天》、《地主婆的早晨》等,都是佳作。
他的作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对他们的命运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出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他自己在农村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培养画家的画室。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不少人脱颖而出,成为著名的画家。30年代以后,一些学院派古典主义的画家在浪漫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逐渐同学院派分道扬镳。
如К.П.布留洛夫毕业于艺术学院,在肖像画、风景画、历史画等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他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提高在艺术学院学得的艺术技巧,但他的艺术思想却同学院派的传统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女骑士》等肖像画中,不仅注意构图、色彩,更重视如何做到传神,发掘人物复杂的心理。在《意大利的早晨》、《庞贝城的末日》等风景画中,不仅通过色彩、光线的变化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对风景的描绘着力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庞贝城的末日》就是这样,它在法国、意大利等国际画展获得金质奖章不是偶然的。А.А.伊万诺夫的艺术风格虽然属于古典主义,但他的艺术理论却更接近现实主义,强调画家的使命在于为人类的真理服务。在他的作品中,可清楚地看到他汲取了古典艺术的许多精华,但是他并没有停留在古人的面前,而是有许多创新。他不仅重视形式,而且更重视内容,努力将两者和谐地统一起来。
他的代表作是1857年完成的《*显圣》。这幅画最初构思是在1833年,倾其全部心血,画了20余年才完成。耶稣在画面上不占主要的地位,因为А.А.伊万诺夫所要表达的不是耶稣,而是渴望着幸福的人民。与其说是人们等待着耶稣的复活,不如说是人们期待着自己的解放。这幅画的创作基本上是在意大利进行的,当这幅画带回*时,尽管它在艺术技巧上所达到的高超水平无懈可击,但因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并不能得到沙皇*的承认。
尽管如此,А.А.伊万诺夫的在*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却是不可抹煞的。人们认为,他是将斯拉夫人的宗教思想与西欧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的、揭开了*绘画艺术崭新一页的伟大画家。为了不断追求新的境界,新的水平,使自己的作品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的要求,他与著名的*民主主义者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建立了亲密的友谊,从他们那里,А.А.伊万诺夫在思想上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夕,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复杂,人们在不断觉醒中,进一步认清了农奴制阻碍历史前进的本质,加紧了对腐朽的*制度的反抗,盼望着能有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的到来,这一切在绘画艺术中也有鲜明的表现。П.А.费多托夫在40年代以后创作的《新获勋章的人》、《挑剔的新娘》、《少校求婚》、《小寡妇》、《安科尔,依旧是安科尔》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处在深刻社会变动中的没落贵族、官吏、小市民、商人等,都是他作画的素材,这些作品具体生动地表现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各具特性的内心世界,而有强烈感染力的绘画技巧则进一步加深了每一幅作品的主题。他的艺术生涯对*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雕塑艺术和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一样,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上半期,纪念性的和装饰性的雕塑在*艺术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主要有И.П.马尔托斯、Ф.Ф.谢德林、И.И.捷列别尼奥夫、С.С.皮缅诺夫、В.И.杰穆特-马利诺夫斯基和И.П.普罗科菲耶夫等。
他们的代表作有各地大教堂宗教内容的雕塑群,*海军部大厦、总参谋部拱门、矿业学院大楼、彼得堡亚力山大剧院等处精美的装饰性塑像。这些雕塑都有鲜明的思想内容,教堂中的雕塑或是各种圣像,或是宗教教义的形象化阐释。各类建筑物上的雕塑往往与建筑物本身的性质相一致,如军事部门大楼上舰队、战车的雕塑,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而是在宣扬沙皇*侵略扩张的"武功"。
19世纪30年代以后,*雕塑艺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内容的题材越来越普遍。不仅仅是宗教的各种圣像,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人也成为雕塑艺术家创作的素材,即使是历史人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精神。这样,雕塑从狭隘的局限中摆脱出来,以广泛的社会内容为素材,有力地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精品。
如Н.С.皮缅诺夫的《玩洋拐的少年》,А.В.洛加诺夫的《玩投钉游戏的少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Б.И.奥尔洛夫斯基曾雕塑过亚历山大石柱上的天使像,他在1832年完成的《》突破了他自己传统的创作方法,赋予历史人物以新的内容;И.П.维塔利作品的内容更为广泛,无论是莫斯科剧院广场上的喷泉雕塑,还是普希金的半身塑像,都给几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П.К.科洛特在1833-1850年的20年间,完成了阿尼奇科维桥上的四马群像。这组塑像虽然是动物,但它所要表现的主题却是人类战胜自然灾害,表达了现代人的愿望和追求。苏联艺术史学家认为,这个作品可以说是*乃至世界艺术的珍品,它"仿佛是'熔铸'了19世纪前半期*雕塑艺术发展中最有力和最美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