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始祖老子的生平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31 22:5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4 17:34
《魏书·释老志》:道之原,出于老子。所以道教起源于春秋。楚人崇拜巫术仪式和原始宗教一样具有神秘色彩。老子以水来喻道的构思,无疑也是站在多水之楚地而激发出的灵感。老子文化诞生并形成于楚地,属于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神秘性和创生性的楚文化,为老子文化的萌发提供了肥沃土壤。张道陵是道家正一派的创始人,师从太上老君。
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老子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因其传下道家经典《道德经》,故称老君为太清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为道祖。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后汉书 本纪·孝桓帝纪》:(延熹八年) 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延熹九年) 祠黄、老于濯龙宫。
道教发源地在中国安徽涡阳。亳州涡阳天静宫,老子故里,天下道源,是中国先秦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和道教的祖庭。
老子是安徽涡阳人。历史上没有什么争议。同时港、澳、台也都认为是涡阳,和鹿邑没有关系。苦县、谷阳、真源、卫真都是现在的涡阳。谷阳和鹿邑是并列的,不是一个地方。鹿邑《旧唐书·地理志》:亳州,望,隋谯郡。领1谯、2城父、3谷阳、4鹿邑、5酂五县。 真源,汉苦县,隋为谷阳,乾封元年改为真源,载初元年改为仙源,神龙元年复为真源,有老子祠。
公元前571庚寅年二月十五日老子出生于陈国故都“相”。取名李耳,李耳10岁,请著名大贤商荣老先生私塾(商荣是商容后代,商容是周武王讨纣时期的重要人物,武王重赏而不受,族氏与周室要员尚有往来,能够请到名望贤人为师,说明李耳家世显赫,对很多文化哲理有所熏陶)。李耳天资聪慧,三年就学完了商老先生的所授,商老先生就举荐给师兄周室的太学博士(周朝的国子监*)。这也说明李耳家世出身也是非同一般。
周室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此太学博士可能就是“儋”氏成员,其使命是为周室储备与举荐人才)。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
于是,李耳入周室,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特别喜爱,遂在16岁推荐李耳入周室守藏室为吏(上古时期,朝廷称王室,大型机构都称室,守藏室相当于现在的政协,管百工,纳谏言。记录、编译、收藏柱下史等尊贵史官观察记录历算预测谋略的典籍,以及历代传承下来的典籍,属于皇家重器,代表文明)。守藏室史为太史儋氏(后有“太史儋使秦”的记录。太史是王室执掌天学、星学、历法机构的负责人,上古时,天学星学神学必须专人来学,旁人学就违法,只能世袭的人才能学,所以,儋氏学天学应该是世袭的,且儋氏是王族,世袭太史职位可信),守藏室是天下文化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李耳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两年后,19岁的李耳结婚,可能娶儋氏女子,拜于儋氏门下(从后来的百工跟随起义推断,儋氏执掌柱下史及守藏室,管百工。这个规矩是伏羲时代第一个柱下史共工流传下来的),次年,20岁的李耳迁任守藏室史(升迁之快,且居王室要职,必为儋氏家族成员,要么义子,要么姻亲,要么祖上也是王室血脉,而只靠才智是不能出任王室要职的。李耳才智过人,深得王族大夫喜爱而收于门下是符合人性与逻辑的),从此,名闻遐迩,声播海内;成为周室中儋氏集团要员之一(古人的原则是学而优则仕,大学问者做大官)。当时朝中执政的共有九大家族,分别是召氏、尹氏、刘氏、单氏、甘氏、巩氏、儋氏、毛氏、宾氏。其中,单氏为首卿。有了身份后,为示忠诚与族别,李耳谥名“聃”(儋),意寓听命效忠于“儋”氏家族;号伯阳(有地位后才可以有号),别名老聃;上古受依赖的人、能商议要事的人,被尊称“老”。老聃就是对李耳成为“儋氏”团队的军师谋臣的简称。儋季的儿子儋括、儋翩都是周大夫。儋翩与老聃年纪相仿,介卿儋括(副宰相)因反对周景王继位,拥立王子佞夫失败后出走晋国;儋翩继袭大夫,是周景王、敬王时期的重要人物,因此可以推断,老聃直接参与或协助儋翩在景王、敬王时期做了很多大事(这个切入点可从儋季儋翩的历史记载中挖掘)。即参与了治国理政的研究与实践(老子留下来的言论都是治国方略)。
公元前539年,老聃33岁,晋没落公子文子约老聃游晋,并拜老聃为师。老聃在晋,一定是见了对周朝有另类观点而去了晋国的儋括,也可能就是有某种原因必须要与儋括商谈求证,才以游晋的名义前行,以掩目的。回来后,通过现象推理、预测周天下的衰落,进谏周景王改革,被执掌朝政的利益集团单刘氏族阻击、诟病、*,周景王无奈,同意罢免了老子守藏室史之职,时年老聃37岁,从此,老聃便卷入周室的宫廷之争,而身不由己了。
为了躲避遗祸,老聃在儋翩的安排下,出游了鲁国,并在巷党帮友人安排丧事,与17岁孔子第一次相见,产生交集。之后五年,楚国势强,齐晋势大,周室衰落卑退,振兴急需人才,公元前530年,老聃42岁,游荡的老聃又被儋氏召回守藏室,任柱下史(伏羲时代就创立“天道观测系统”叫“重仪”,通过八索八风进行天文观测,在“重仪”之柱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测、记录、历算、天人交通的巫觋,称为柱下史,他们把天文历算、观测、预测的结果,记录形成文献,就有了典籍。巫觋是专门的典籍史官。他们是氏族的贵族,世代相袭,即成“有典氏”。上古讲究“师出有名”,“柱下史”负责其“名”。从“共工”开始,“柱下史”就辅佐君王,地位相当高。之后以立“柱”为皇权的象征,如羊角柱、神农柱、华表柱等,至周朝“柱下史”仍是皇家重臣,代天辅佐君王),成为要员贵族(大夫),为周室复兴出谋划策,成为有影响力的*人物,从此,被尊称“老子”(“子”是对有影响力的大学问者的尊称)。之后,王道、霸道同民道的关系,是周景王等抑制私共损公的邦霸主义变法的核心:道政和法制是其变法的手段,无射*和无射钟是变法的具体措施,变霸道的“身”天下、“邦”天下为王道加民道的“天下”身、“天下”邦是变法的目的。老子支持并参与了周景王变法,并为周景王撰写了改革章程《无射钟上律文》(郑店村出土有关老子的文物,就有“敕撰”二子的残片),在公元前524年被景王钦定,其后两年铸钟时被单穆公污蔑为“三年之中有离民之器二焉”!此“二焉”一是指“铸重币”的金融改革,一是“无射钟”的“老子文”。景王变法的目的在于发展王道、统一诸侯。景王的“无射”变法是:“六日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当时的“哲人令德”就是指“老子文”。“哲人令德”的变法,是人类历史上王道克服霸道向民主迈进的历史*,可惜后来景王突然离世,变法被反对派阻挠并推翻。经过运筹,周室延喘,楚君自孽,周围相安无事。
公元前523年,老子49岁,29岁孔子带弟子南宫敬叔赴洛阳问礼于老子。老子教授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临别老子赠言:“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
三年后,公元前520年4月,老子52岁,周景王带满朝文武到北邙山狩猎,准备借此除掉大臣单旗(单穆公)和刘康公之子刘狄一党。谁知狩猎途中,心病发作病逝,遗诏立庶长子王子朝为太子,继承王位,由宾起为顾命大臣。单旗(单穆公)和刘狄趁机作乱;杀死宾起,假传遗诏,立景王的次庶子猛为王,为周悼王。从此,两王展开了十八年的王位争夺战。老子随儋翩拥立应该正统继位的王子朝,协助王子朝争夺王位。六月葬完景王,王子朝便联合旧官、百工之失业者,与灵、景之族谋取夺回王位,调动军队讨伐单穆公、刘狄。刘狄逃回刘国,单穆公逃到平畤,王子朝带群王子追之。单穆公反击,杀死了王子还、王子姑、王子发、王子弱、王子鬷延、王子定、王子稠等七王子。王子朝紧*京城(今洛阳西南),但是,刘狄已占据王城,反而调动军队讨伐王子朝,被王子朝大败。单穆公急忙向晋国求救。七月,周悼王逃到平畤,又到达圃车,停留在皇。单穆公派王子处守王城,盟百工于平宫。王子朝命鄩肸伐皇,鄩肸大败被俘,单穆公下令将其火焚于周王城的市场中。八月,司徒丑以王师败绩于王城,百工再叛,局面已不可控制。由于晋国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与刘狄氏族有姻亲,故晋国支持单、刘。十月,晋国将军籍谈、荀跞率九州岛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护送悼王入居王城。十一月,悼王忧惧而死。单穆公拥立悼王的同母弟王子匄为王,立为敬王。于是,晋军和周敬王的军队共同讨伐王子朝,王子朝受挫。
公元前519年,老子53岁,晋*队撤退后,王子朝率军攻打王城,敬王的军队不堪一击,王子朝入居王城。敬王逃到狄泉(又作翟泉)。从此,周王室两王并立,称王子朝为西王,敬王为东王。于是,周朝执政的九大家族也分成两派。宾氏、儋氏、召氏、毛氏、尹氏、巩氏、甘氏这七大家族支持王子朝,单氏、刘氏支持周敬王。各诸侯国也分别支持两王,晋国支持周敬王,楚国支持王子朝。王子朝得到民众的支持,敬王则是晋国扶植的单氏控权傀儡天子,历史称为“单氏取周”。此时,老子成为王子朝集团的核心人物(主要谋臣或帝师,由柱下史借天意,召集天下)。
次年,公元前518年,老子54岁,孔子34岁带众徒赴洛阳拜见老子问道。
和平是短暂的,两年后,公元前516年,老子56岁,王子朝的大臣召庄公、上将南宫极相继去世。敬王复请兵于晋国。晋国遣大夫荀跞率兵入周。王子朝率众拒守,城被攻破,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文公、老子等携周之典籍逃往楚国的鹿邑、涡阳一带,此地也是老子的故乡(逃亡的去处、方向等必须经柱下史测算,才能服众愿从);王子朝集团能逃亡到老子的故乡,说明老子对王子朝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听任老子的安排,王子朝又封老子兼司空,负责协调寄楚的土地疆域及要事相商。
王子朝到达楚国鹿邑后,便发布诏书将周王室*的*传告各国,指责单穆公诛杀众王子,扶立伪王,而晋国则助讨为虐,请诸国共同伐晋,以奖王室。但周室已衰,各国早有不臣之心,又都畏惧晋国,不愿站出来主持公道。反而,单穆公为了报复楚国,与楚国的宿敌吴国结成联盟,牵制*扰楚国,使楚国自顾不暇,无力帮助王子朝集团东山再起。
公元前515年,老子57岁,范蠡12岁。文子闻老子还乡,也因鲁平王不听其言而懊丧,便赴“相”与老子回合,老子让文子参与守藏室与司空职责(文子计然是大地理学家,非常熟悉地理风俗人情等)。同时范蠡要师老子,老子瞩文子收为徒。此年,吴国专诛刺杀了吴王王僚,公子光立为王,称为阖闾。
公元前512年,老子60岁,孙武为吴王重用,吴王阖闾开始大举攻楚,楚师疲于奔命。公元前510年,老子62岁,吴国攻打越国。楚国稍得喘息,老子与王子朝集团养精蓄锐,图谋再起。并办了“弘道堂”,教化精英。
公元前508年,老子64岁,天下大乱,孔子再见老子,请求藏书于周室,以求能保存书籍免于战火,老子自顾不暇,没有答应孔子的请求。
公元前506年,老子66岁,吴军大举伐楚,孙武,伍子胥攻入楚国都城,鞭尸楚平王。
公元前505年,老子67岁,楚国沦陷,王子朝集团失去保护,沦为流民。于是,周敬王、单穆公派刺客到楚国杀死了王子朝(周室典籍包括老子著作就都秘藏或随葬了,因为楚国以破,不能献楚,也不能归周,只能自藏)。王子朝集团没有退路,遂潜回洛邑,由儋翩、老子、尹氏之族为首发动了一场大起义,并占据了谷城(今孟津横水东)、简城、仪栗(两城均在今洛阳附近)、盂(今沁阳西北)四邑。周敬王逃出成周,居于姑莸(周邑)。
次年四月,公元前504年,老子68岁,周敬王命单武公、刘桓公平叛,与尹氏战于穷谷(今新安县仓头乡境),尹氏战败。晋国派籍秦迎敬王入居王城。此时,儋翩、老子仍占据着四邑。
第三年春,公元前502年,老子70岁,周敬王命单武公、刘桓公伐此四邑,老子等人的起义遂告失败。又退回鹿邑,遂遣散家奴、随员,避难隐居,成为了叛逆逃犯(之后,左传中再无记载了);此后王子朝后裔改姓“晁”,隐居在鹿邑附近。
公元前501年,老子71岁,孔子51岁去鹿邑问道于老子。传书与孔子(易等)。孔子爱不释手,有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一遍一遍的翻阅,竟把穿连竹简的牛皮绳磨断了三次。公元前500年,老子72岁,孔子52岁,为鲁相,齐鲁会夹谷。两年后,老子74岁,孔子53岁,因鲁国国君沉溺于玩乐,不理朝政,孔子遂弃官离鲁去卫。
公元前493年,老子79岁,柏矩,扬朱等人问学于老子。公元前491年,老子81岁,孔子带徒再次拜见老子,至城父。公元前490年,老子82岁,勾践、范蠡被夫差放回,文子计然到越会范蠡帮越复兴。公元前486年,老子85岁,计然、范蠡辅佐勾践。公元前485年,老子86岁。辗转隐居,没带出关通牒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留下着书《道德经》。同样处于安全考虑,尹喜将老子迎接入关后,并未停留,一直将老子送到过西安70公里的周至。这里是尹喜的家乡。尹喜在这里建了一个观星楼,一有闲暇,常常在楼上观星望月,研究天文。这个观星楼后来被人们称为楼观台。
老子出关之后,没有继续往西走,而是调整方向,沿虢国古道,经桃园(今灵宝)过卢氏,翻越大石河,走三川红叶岭,进入了古鸾州(栾川),*于景室山(老君山)。最后在洛宁去世,葬于洛宁寿安山。古竹书《老子葬其造》中载“老子葬寿鞍山,其周所四龙围绕”。北宋林灵素《水镜相术论》前言中载“老君者李耳,卒葬于永宁(洛宁)之寿安山”。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4 17:34
老子,是道教学说的创始人,后世追奉老子为道教始祖。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老子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生平简介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本名叫李耳,字聃,唐朝的李姓王室认为老子是李姓的始祖。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尊其为教祖,是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道生万物,即道是世界的根本,老子哲学思想的精髓在朴素辩证法,认为世间万物相生相克,老子很多思想都比较精辟,但他的 历史 观却比较落后,他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在中国的思想史上,老子的哲学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哲学家,《道德经》是老子的代表作。
老子很长寿,活了整整一百零一岁,老子死后,他的街坊邻居都哭得很伤心,只有老子的朋友秦佚来吊唁的时候,不跪拜,只拱手表示致意,然后哭号了三声就打算走了。邻居们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秦佚说:“老子生前说过,活着没有什么值得欢喜的,死了也没什么好悲伤的。生死都是顺应天命,合乎情理,所以没什么好悲伤的。”
关于老子的 传说 也有很多,相传,玄妙玉女理氏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从河中捡到一个李子,吃下之后便有了身孕,怀胎八十一年后生下了一个小男孩,白眉白发白胡子,由此得名老子。据说老子一出生就会讲话,还指着李子树说自己姓李。
一般认为,道教的创始人是张天师张陵,而老子是道教的道祖,称“太上老君”,《列仙传》开始,老子被列为神仙。
老子的智慧
世人常认为老子具有其他人没有智慧,是因为他拥有了常人不具有的眼睛。这双眼睛看过了世间的丑态,洞悉了世间的世情。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他人所不具备的智慧。老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淹没,正是因为他的智慧在时间的打磨中越发亮眼。领越老子的智慧,超越时代的人生思辨和处事智慧,让人能保持心的宁静和生命的禅意。
老子的智慧在于他遵循事物本来的发展轨道,不强求改变,只要我们遵循世间万物,并且让它们 自然 生长。以无为来实现有为。其实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引导事物的发展顺着原来的轨道,自由发展,干预事物的发展,往往与事物的发展背道而驰。天地万物都有自己存在。在发展的规律当中,只要是符合自然的,那便是最好的。
老子强调为人处世的精神应当是舒适的,不用过分苛刻自己,更无须苛刻他人。也别过分的重视事情的结果,凡事谋定后动。这种人生的智慧要求我们,学会努力让自己和他人开心,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让人更懂得生活的禅意和美好。
老子认为不强求改变,遵循自我,不是随心所欲。人活着,要以一颗豁达的心,才能让人活的更开心,所谓的痛苦也只是暂时的,懂得为人处世,懂得人生的意义。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间的缩影,懂得生命的智慧。
孔子与老子的 故事
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两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据传,孔子曾经拜师于老子,在老子门下学习知识。同时,历史上还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轶事 典故 也极为有名。
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不远千里前往东周向老子问礼。老子对孔子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并且与孔子两人秉烛夜谈一整夜。在此次问礼中,孔子主要询问了关于丧礼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老子详细的解答。孔子问老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清楚宗庙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着诸侯过世的时候需要请神主,这是礼制规定。孔子又问小孩子死后可以用寿衣和棺材么,老子答小孩子死后不能葬在祖坟内,也不能使用棺材。孔子还问在打仗期间如果父母逝世那要怎么办,是继续战事还是停战守孝,老子答按照礼制规定,子女在父母死后是一定要服丧守孝的,期间还不能进行战事。这次问礼中,孔子收获匪浅。老子不仅解答了孔子关于礼那方面的问题,还带着孔子 拜访 了善于 乐器 的苌弘与观看了祭神的典礼,这些经历同样使孔子收获不浅。
在孔子满意而归,想老子辞行时,老子还送了一段忠言给他,劝告孔子戒掉过于热衷宣扬自己优秀之处的毛病,不要太过贪图功名这些东西。真正聪慧的人会善于隐藏自己的学识渊博,而不是大肆向别人宣扬自己有多么聪明,有多么优秀。
猜你感 兴趣 :
1. 老子的出生有什么传说
2. 道教老子去世时多少岁
3. 老子是什么家
4. 道教老子最终死在了哪里
5. 道教鼻祖元始天尊的事迹
6. 道教始祖老子的老师是谁
道教创始人老子生平简介
亳州涡阳天静宫,老子故里,天下道源,是中国先秦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和道教的祖庭。老子是安徽涡阳人。历史上没有什么争议。同时港、澳、台也都认为是涡阳,和鹿邑没有关系。苦县、谷阳、真源、卫真都是现在的涡阳。谷阳和鹿邑是并列的,不是一个地方。鹿邑《旧唐书·地理志...
老子生平介绍、故事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统治理念,和庄子同样是道家的重要人物,合称“老庄”,或与太史儋并列,存世约有九十余岁或一百岁。李聃被尊为道家与道教始祖、东方三大圣人之首,唐朝追认李聃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关于老子生平典故 老子的事迹介绍
1、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2、老子生于鲁襄公二年,即公元前571年。老子父亲李乾是周朝的下层官吏,使老子具有少年时期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使得他成为周王室守藏室之史,征集、保管进而饱览了周王朝及诸侯国的典籍,为他创立学说奠定了基础。3、老子师从殷商末臣之商容,...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什么?
老子(前57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生平 老子的籍贯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厉乡曲仁里,鹿邑县境内仍有"老君台"遗址。曾经做周朝的守藏吏,管理周...
老子生平简介 老子的道德经主要讲什么
老子,本名李耳,又称作老聃,大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老子是春秋时楚国人。老子早年时期曾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官,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图书管理员。老子是道教的教祖,他主张无为而治,用道来解释宇宙的变化起源,道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客观规律。老子画像(网络图)其实关于老子的历史真实身份说法并不...
老子文化老子简介
老子,先秦时期的哲学家与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活于公元前600年至470年左右。他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春秋时期,老子出生于楚国历乡曲仁里(今鹿邑县太清宫镇)。在中国古代,老子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为道家学派的奠基人,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在函谷关前完成了一部五千言的...
道教始祖老子的生平简介
1. 老子,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被尊为道教的创始人。2. 老子生活在周朝末年,曾任周朝的守藏室史,负责管理国家藏书。他的主要著作是《道德经》,这部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他的思想...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有哪些关于他的生平介绍和故事?
1、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
老子是古代什么家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陈国苦县人,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
老子个人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