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往薄来 倍偿其价指什么,如何评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0:0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20:36
指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特征
朝贡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特点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是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需求。不计经济效益,厚往薄来、倍偿其价,造成大量损耗,明清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
朝贡贸易,亦称“随贡贸易”、“贡舶贸易”。宋代以后中国*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
源于宋代市舶司的“抽买”、“抽解”和“进奉”。对海舶输入商货中的禁榷品,由中国*全部收买;对非禁榷品,除抽分一部分外,又收购一部分,其余许民间买卖。收购的部分,除供宫廷消费和赏赐外,也有再行出售的。元代行抽分。明代实行贡舶制度,在通商口岸设市舶提举司,管理朝贡和朝贡贸易。
属国的设置始于战国,如秦兵器铭文中已有属邦一词。后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称属国。据《汉书》卷6《武帝本纪》记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汉书》卷6《武帝本纪》颜师古注曰:“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后汉书》卷118《职官志?百官五》又云:“属国,分郡离远县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可见“属国”是*王朝为安置归降的边疆民族而依缘边诸郡设置的一种行政建制,“主蛮夷降者”,与郡同级。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到汉末为止,北、西、东三边诸郡:定安、天水、上郡、西河、五原、金城、北地、犍为、广汉、蜀郡、张掖、居延、辽东等郡内都有属国的设置,大者领有五六城,小者一二城。大郡置边远县为属国,如置广汉北部都尉所治为广汉属国,置蜀郡西部都尉所治为蜀郡属国,置犍为南部都尉所治为犍为属国,置辽东西部都尉所治为辽东属国。小郡则属国置于本郡之内,不另标名称,如龟兹属国只作为上郡的一个县而存在。
属国设有都尉、丞、侯、千人等官,下有九译令,又有属国长史、属国且渠、属国当户等官。各官由汉人或内属胡、羌的首领充任。属国都尉秩比二千石,与西域都护同一级,直属*,其治民领兵权如郡太守。属国官掌属国兵,称属国骑或属国胡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20:37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语出汉代刘向《列仙传上》。意思是:对于前来的客人,用优厚的礼遇招待,用加倍的价钱赔偿客人的财货。
接待外来宾客,要给予丰厚的待遇,加倍偿还对方的财物。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待客之道。厚往薄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往”和“来”是相对的,“厚”和“薄”是一个程度之比,是灵活变化的。“厚往”是礼数周到,“薄来”是无需回报。“倍偿其价”是加倍地偿还别人的东西,是“厚往”的具体表现。
厚往薄来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也存在着不少弊端。过分注重礼尚往来,会促使一部分人因贪图小利而做出有违道义的事情。所以评价厚往薄来这一待客之道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利弊,不可一味地褒扬或是批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20:37
指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特征
朝贡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特点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是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需求。不计经济效益,厚往薄来、倍偿其价,造成大量损耗,明清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20:38
外一点,A′,B′,C′分别是△PBC、△PCA、△PAB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