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第二战区是什么意思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5 19:0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23:44
第二战区是抗战爆发后的一个战区。主要在今天的山西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23:45
第十二战区 1945年成立,司令长官: 傅作义 作战地区:察哈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2 23:45
抗日战争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国民*于中国境内所规划的战区划分。最初所辖范围为长城以南,以山西,河北、山东、江苏为主,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及日军占领区域,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抗战前夕为五个战区,至1945年增至十二个战区。这些战区分别受到各地行营指导作战。
1937年8月20日,成立五个战区:第一战区为河北及鲁北地区,下辖第一、二、十四集团军;第二战区为晋察绥地区,下辖第六、七、十八集团军(八路军);第三战区为京沪杭地区,下辖第八、九、十、十五、十九集团军;第四战区为闽粤地区,下辖第四、十二集团军;第五战区为鲁南及苏北地区,下辖第三、五集团军;另将西南各省部队编为一、二、三、四四个预备军,随时听候调遣。
1937年9月17日,划津浦路北段为第六战区。1937年10月26日,增设第七战区,下辖第八、十五、二十三集团军,在长江下游沿岸布防。
1938年2月,重新划分战区:第一战区,在平汉路作战;第二战区,在山西作战;第三战区,在苏浙作战;第四战区,在粤桂作战;第五战区,在津浦路作战;第六、第七战区撤销,增设第八战区,守备甘宁青地区。1938年6月14日,增设第九战区,组织武汉保卫战。
1938年11月,根据战局变化对战区进行了调整:第一战区,辖河南及安徽一部;第二战区,辖山西及陕西一部;第三战区,辖苏南、皖南及浙闽两省;第四战区,辖广东、广西两省;第五战区,辖皖西、鄂北及豫南;第八战区,辖甘宁青及绥远一部;第九战区,辖鄂南及湘赣两省;第十战区,辖陕西省;另设鲁苏战区、冀察战区两个游击战区。
因南北战区相距数千里,难于统一指挥,1938年12月,设立桂林行营、天水行营,分任西南、西北各战区的作战指挥。桂林行营统辖第三、四、九战区,天水行营统辖第一、二、五、八、十战区及鲁苏、冀察战区。1939年2月,撤销重庆行营,改在成都及西昌分别设立成都行辕和西昌行辕。10月,恢复设置第六战区。12月,增设昆明行营。1940年4月,撤销桂林行营、天水行营。5月15日,撤销第十战区。
1945年1月,再次调整战区及战斗序列,撤销第四战区、鲁苏战区,恢复设置第十战区,增设汉中行营、赣州行辕。1945年6月26日,增设第十一战区、第十二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