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尚湖残荷诗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4 13: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9 08:57
冬日,难得太阳连续几天露出还算灿烂的笑脸。我走出家门,走到虞山脚下的尚湖,去散心,去欣赏景致。沿湖而行,看见远处的垂柳还翠绿地亲吻着湖面,而湖里的荷花荷叶都枯萎凋谢了,仿佛一碰就会散去,我不禁有些凄然。一片萧瑟的残荷枯枝,当然是说不尽的凄凉。
千年以来,夏日的荷塘,鲜艳的荷花在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君子形象深入人心。
广阔的湖面没有烟雨轻笼,而是一片澄澈,水沉如墨,又青似蓝,却也并非纯粹至极。那种色彩,将初冬与深秋的意境随意糅合,沉静中自有灵动忽现,不至于古板无声,也没有到热烈奔放的地步,只是微微莞尔,深沉柔和得足以包罗万象。
偌大的湖上枯荷低垂,光影高远,薄云卷去。眼帘中的残荷,没有了夏天花开的灿烂,荷叶枯黄,荷枝枯萎,比肩依偎,不再青春勃发、娇姿妩媚,也不再以那一晕又一晕粉红的花,夏日时节里满湖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见了。然而,寒水中的枯荷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图形,宛如一幅写意水墨画。
深秋之后,寒风如鞭,寒雨似箭,寒霜如刀,将净洁碧翠的荷鞭抽、箭射、刀劈,使其色衰身枯,铁锈般颜色的荷叶卷曲着,已经折断了的莲蓬垂下了曾经高傲的头颅,只剩许多光棍的花枝,在伴着将就枯黄的叶子迎风摇荡,好似在不经意间告诉人们,它们满蓄着生生不息的生命与希望。虽然凄楚,残败,可是,到来年,这里还会长出一大片生机勃勃的荷来。
早已枯萎了的荷叶和茎杆依然地挺直脊梁,随着淅沥的寒风,屹立于略显苍凉的湖水之上,伫立在阳光照射和风雨霜雪侵袭自己的地方,顽强地挺立在水中,对镜梳妆,轻吟浅唱,自然从容而淡定,演绎着不老的传说。这残荷竟成了这冬日里湖面上一道风景了。有人欣赏,有人沮丧。
许多人从湖边走过,但没有人停下脚步欣赏它们。这些衰败了的残荷的根茎从淤泥里生出,在我看来,残荷虽枯残,虽然是“品读残蓬怜瘦影”,但却有刚毅的张力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以及老而弥坚、枯而不朽的傲骨。
残荷高雅圣洁的这种美,是经历了春的萌动、夏的热烈、秋的奔放之后的淡然之美、超脱之美,如同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尽管昔日的色彩与风光不在,但他阅尽人间春色,风骨依然,一样令人感动。
在画家笔下的残荷图,那全是黑色线条构成的写意画面,疏影横斜处,袒露的轮廓和线条,虽折而不断,大而绿的荷叶化作大小不匀、浓淡有别的黑点,悲凉沧桑中透着倔强坚强。我曾在网上看过摄影大师刘荣胜用残荷创作的一幅《残荷诗韵》图,恰似一位书法大家用甲骨文书写的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想到此,我油然生出感慨与敬意,我是在看景么?不,我是在品一本生命的画册。
寒风吹了过来,这些枯枝败叶不停地摇晃着,独自承受着初冬时节的清冷与萧条,也许是在叹息这一湖曾经的繁盛和现在的凄清吧。然而,似乎它们并不在意这一场盛宴之后的清冷,或许就在静静地积蓄力量,静静地等待着来年的春天,再一次实现生命的厚积而薄发吧。
即使残荷破颓枝败叶、枯丫残蓬秋,唐代诗人李商隐仍然对它们深情不减: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把那种衰败的让人颓废的感觉刻画成了另一种意蕴,让人感觉到了一种萧条的景象,但未尝不是一种萧条的美。
花常败,故花常新。或许年年花不同,这一份痴念,却是亘古难改。想那过往的时光,在春风夏日以及秋雨里,荷叶生得多么厚大,荷花开得多么娇艳;大大小小或老或嫩的绿色荷叶密密地铺满一片一片的湖面,红的白的荷花圣洁得绽放在绿色的世界。
仲夏时,尚湖的荷塘,莲叶连绵起伏、荷花摇曳生姿。我曾独自背个相机,到尚湖看荷花初放,嗅淡淡荷香。那一池碧绿的荷花,清雅怡人。曾驻足塘边,吮吸荷叶淡淡的清香,听到了岸边柳树上绕耳蝉鸣。像镜子一样的湖面,碧绿的荷叶倒映其中,已经盛开了的和含苞待放的荷花在这些碧绿的荷叶中间亭亭玉立。微风吹拂之下,偶尔有蜻蜓落在花瓣之上。细细观之,水下的鱼儿悠闲地穿游其中,荷花、荷叶在慢慢地摇动,似乎在合着节拍唱着欢快抒情的歌。
荷的一生,太过短暂。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到“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不过短短的几十天。幼年时期的荷,娇嫩的叶子招惹众人观赏;青年时期的荷,将美丽的花朵奉献给人间;垂暮之年的荷,也有铮铮铁骨的美名。荷有高尚的品格,如今,这一池的荷把繁华与落幕,在短促的时间里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
生机勃勃固然分外动人,尚湖初冬残荷,虽然红消翠失,断苹残枝,一时喧器的荷塘似乎悄然变得静寂。一片衰败的荷叶,几只野鸭在远处觅食……荒凉与茂盛,单薄与厚重,让这片水域显现着丰富的层次。
残荷无语,意韵犹存。我站在寒风中静默,感受光影的渐行渐远。人生何尝不是如同四季,每一个季节都不可或缺,春有春的生发,夏有夏的秾烈,秋有秋的丰硕,冬有冬的传续。残荷是不是在提醒我们,不要错过生命中每一个过程的美好?是的,一定是的。
古往今来,人们赋予了残荷很多的情感。宋代诗人许棐的《枯荷》,蕴含着生活的理趣: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这首很有情韵的诗,蕴涵其中的心境是极为深远的。需要跨越时光的长廊,在繁华凋尽的心卷,反复吟读,反复咀嚼,才得其深味。
残荷在砭人的寒风中抗争着,不肯折腰摧眉,更不肯跪倒于地。那破败的残叶,在秋天里依然顽强地展示生存与睿智。直到有一天,人们从残荷的根部掘出一弧又一弧白藕,才惊叹不已,那破败的残荷原来是最富有的。
往年观荷,只缠绵在繁花似锦的夏季,不屑于冬日里的残荷,今日看着眼前残荷枯枝,心中腾射出无限的感慨。残荷这种傲骨的感动,无形中刻印在我内心深处的意境之美挥之不去。曾经以为触不到尽头的人生,不过是荷叶从萌发到枯黄的距离。而这一段短暂的旅途,我却在懵懂中行走,貌似此时此刻才慢慢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