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5 05:40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1-06 10:34
1、多吃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物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本草纲目》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2、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神农本草经》也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除此之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
3、忌食生冷食物。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阳气已开始收敛,阴气已慢慢增长,过吃阴寒食物易损伤脾阳,应避免进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
4、可采用穴位按摩的养生方法。立秋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3穴每天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肠胃“避暑”的好办法。
懂视网 时间:2023-01-06 11:08
1、多吃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物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本草纲目》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2、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神农本草经》也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除此之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
3、忌食生冷食物。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阳气已开始收敛,阴气已慢慢增长,过吃阴寒食物易损伤脾阳,应避免进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
4、可采用穴位按摩的养生方法。立秋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3穴每天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肠胃“避暑”的好办法。
懂视网 时间:2023-02-07 13:07
中药养生靠谱吗?有一部分人很是迷信中药养生,中药的副作用虽然小,但是如果长期服用的话则有可能会伤及健康,例如一些苦寒的药物或者一些大补的中药,长期饮用则有可能会对脾胃造成伤害或者对肝脏也是一个严重的负担。 1.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开方也要综合考虑病人的体质、病情以及药物的性质和功能。
2.一般来讲,药物要辨析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其中苦寒药多用于清热、泻火、解毒,但是久服易伤元气,容易损伤脾胃功能。
3.如日常服用的板蓝根,药性苦寒,属于清热解毒的药品,对于体质较强、易上火的人群疗效较好,但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虚寒体质,面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则不宜久服,否则会因其苦寒伤胃,引起胃痛、怕冷、食欲不振等症。
4.此外,市场上流行的减肥养颜类中药制剂,大多含有大黄等药物,而大黄性味苦寒,更不宜久服,否则不但损伤脾胃,还可引发黑肠病、肾结石等病症。
5.饮食无节 暴饮暴食、饥饱不定、进餐不定时等饮食规律失常现象。
6.饮食偏颇 当然这类不仅仅指偏食,还包括寒热失宜、过食肥甘厚味、饮食五味偏嗜及饮酒无度等。
7.饮食不洁 主要指不讲究食材的卫生,及饮食习惯的卫生等。 在脾胃的饮食保养上,首推大枣。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栗、杏、枣)之一,历史悠久。其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有补益脾胃,滋养阴血,养心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所致的饮食少、腹泻等症,病后体虚的人食用大枣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大枣果肉肥厚,色美味甜,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因此历来是益气、养血、安神的保健佳品,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失眠、贫血等病人都很有益。大枣不仅是养生保健的佳品,更是护肤美颜的佳品。 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主要的是它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反复强调“甘入脾”,也就是说脾主甘味,因此脾气虚、脾经弱时,适当多吃点甘味食物,可补益脾胃。
注意事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7 10:15
立秋常“叹”空调伤脾胃
“空调族”长期处于空调环境,而空调吹出的冷风为外寒,对脾胃不利。尤其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身体一旦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容易导致胃肠收缩、痉挛,引起胃痉挛、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疾病。此外,夏秋交替之季,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部分体虚的“空调族”胃口不佳等症状更为明显。因此,立秋起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另外,在空调环境中的经常喝点暖和水,对于身体虚弱者,也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避寒"。
在养生学上,有 “秋来伏不去”之说,此时,正是调养脾胃的最好时机,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空调族”养脾胃,饮食上应作出调整。
1、饮食作息规律
在干燥的秋天,身体的水分特别容易蒸发,身体在缺乏水分的情况下,血管会较脆弱。尤其是对胃溃疡、胃下垂、胃出血等患者来说,要特别注意饮食、作息的规律性,以免加重胃部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2、以淡补为主
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立秋时节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 " 划清界限 ",否则,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立秋后应以 “淡补”为主,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
3、吃祛湿热的药膳
脾胃虚弱者若适当多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药膳,对身体大有裨益。祛湿的药材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本草纲目》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此外,还有薏米、扁豆等。
4、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
茯苓、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更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因此药膳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5、少吃消暑水果
俗话说“秋瓜坏肚”。入秋后,虽然天气仍然很炎热,但是阳气已逐渐消退,除了南部沿海的广东、海南等省,我国多数省市都不宜再食用夏日消暑水果。这是因为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天时大量吃瓜虽不至于造成配诶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而导致出现腹泻等脾胃疾患。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