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3 15:4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5:40
学历史的人都知道,《史记》是一部不得不读的大部头古籍。《史记》难读,因为它时间跨度大,文字用法生僻,令诸多学子望而却步;《史记》必读,因为它呈现了一代史家司马迁的理想和关怀,更为我们展示了先秦到汉的中国模样。
从今天开始,我愿意把心沉下来,慢慢品味司马迁跨越千年,告诉人们的治史情怀。
01
盛衰由谁定?
在《史记》以前,中国的史书有以年代为线索的编年史《春秋》,有以地域为限的“国别史”如《国语》《战国策》,有以文档形式保存下来的“*史”《尚书》,可是没有上下几千年,包罗各方面,而又融会贯通的通史。
于是,司马迁走遍各地,收罗资料,包括对旧史的考据,对当地的人文、地理的考察,甚至考究人群三代以内的更迭,只为了明白帝国的兴衰更替。
“周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
有人说,此举是为了政权服务。因此,《史记》也被人诟病是帝王的兴衰史。
事实上,司马迁的关怀远不止大汉政权,他想探究的是天与人的活动关系,明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谁来勾勒兴盛衰亡的原始图画。
02
李陵之祸后,是天命还是人为?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直捣单于的巢穴。
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天八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武帝听说他已投降,愤怒万分。
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却被罚宫刑。
他那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去死,要么接受宫刑。
如果对汉代人最基本的尊严稍有理解,你就会知道司马迁几乎没有选择。
选择接受宫刑,被养在宫中,那是比死还要痛苦的事。
可是最终在考量之后,司马迁没有选择死,而是苟活下来,去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事情。
在他心中,对人性和天命的疑惑更加深重,人的准则无法判断人的行为,那么天又是公平的吗?
《史记》的态度与孔子的《春秋》一脉相承。
他认为在社会秩序之上,有一个更高的原则,所有人都必须服膺。而这套原则的一个来源是封建规范,只有通过历史的记录和探索才能重建。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因此,做好历史记录是探寻天人之际的重要方法。如果认定某件事历史性的关键事件,一定要知道历史是什么,只有明白历史的模式才能在古今之变中达到“王事之道”。
03
我命由我不由天
据司马迁自述,史记全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他开创了纪传体的写法,以人物为中心的叙述,打破了中国史书以时间为线的体裁,也为后代留下珍贵的财富。
这与司马迁的的信仰有关,在《报任安书》里,他透露了自己写史最重要的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与父亲司马谈不同,司马迁崇尚儒学,《五帝本纪》便取材自《春秋》《国语》,同时加上自己的考察,书写而成,在内容上变动不大。
儒家精神不讲怪力乱神的东西,也不是借由历史说明,存在于上天的神秘力量,能够介入我们的人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所以,本纪十二篇记录的都是时势主宰者,不限于个人或者性别。而是在历史变化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
比如《吕太后本纪》的出现。
依照皇帝的世袭表,在《高祖本纪》之后应该是《孝惠本纪》,司马迁却选择写作《吕太后本纪》,他用这种方式反映了一个史实。
高祖死后,真正握有*权力的既不是孝惠帝。也不是后来的少帝,而是吕后。同时,他想告诉后人,在高祖死后,大权旁落,汉朝一度是岌岌可危的。
整本《史记》都贯穿着司马迁的思想和治史态度,他在历史资料里看到了许多人,而且认真整理了这些人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待遇,由此看到的是——天不可能公平。
可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更要回到本原上,了解人事上的是与非。“究天人之际”,我们在人事上的判断才不会受到干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5:40
学历史的人都知道,《史记》是一部不得不读的大部头古籍。《史记》难读,因为它时间跨度大,文字用法生僻,令诸多学子望而却步;《史记》必读,因为它呈现了一代史家司马迁的理想和关怀,更为我们展示了先秦到汉的中国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