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2 08: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21:17
陶渊明,世人但凡提及,总是不乏赞誉之词。有气节,清高,安贫乐道,才高八斗,似乎封圣都不为过。然而先正看来,这些夸奖浮于表面,吹捧意味,更浓一些。
气节有亏
我们提及陶渊明,必然离不开“不为五斗而米折腰”,但是,这句最能体现其气节的名言,先正看来,恰恰最为不堪。
说起气节,不得不提伯夷叔齐。博伯夷叔齐是孤竹国两位王子,大哥三弟。武王伐纣之后,天下归周,两人隐于首阳山上,以吃周粟为耻,采集野菜充饥,最终饿死,孟子评价二人“圣之清者”。
反观陶渊明的气节。无论《宋书》、《晋书》还是《南书》,陶潜传记对于这段记载,基本一致,都是“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事乡里小人’”,于是辞官而去。上司派人下来视察县里工作,小吏告诉陶潜应该正装去见,陶潜居然觉得受了莫大羞辱,所以闪人,这是哪家逻辑?
再说折腰,李白也不折腰,故有豪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换到现在,就是“爷不开心,不伺候了”,这是何等洒脱。然而陶潜的不折腰,是有前提在的,那就是五斗,这话怎么品,都很是怪异。例如你真的要羞辱一个人,跟他说我给你五块钱,打你一个耳光行吗?正常人的反应是怒,或者不理,然而陶潜的反应是“才五块钱”?这是气节?不过是讨价还价尔。
为官碌碌无为
说了辞官,再说陶渊明这次做官的理由,也很不堪,史载他跟亲戚朋友说的做官理由竟是“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我姑且去混个文官,弄点归隐生活费用。这可真是洒脱,《官场现形记》里的“千里为官只为财”,被陶渊明提前一千五百年光明正大的喊了出来。
那么,陶渊明为官如何呢?正史并未记载,倒是写了一件趣事,让我得以了解一二。作为县令,陶渊明是有三百亩公田的,公田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给县令的福利,官方派人给你种地,收获归你。陶渊明当时决定,三百亩地全部用来种秫,因为可以酿酒,“令吾常醉于酒足矣”。他的老婆不同意,*了半天,最后“乃使二倾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活脱脱一个酒鬼形象就这么有了。
史载,清高的陶渊明,其实是个官迷,官场上五进五出,历任州祭酒,镇军,建威参军等职。第一次因为“不堪吏职”,也就是不能胜任工作“自解而归”,第二次因母亲去世回家丁忧,第三次去了军营,不到一年又受不了了,于是辞官,第四次倒是没辞官,因为他被炒了鱿鱼,直到彭泽县陶渊明挂印而去,方才彻底离开官场。
综上不难看出,陶渊明是想做官的,但是偏偏能力不足,最后正好因为妹妹去世要去奔丧,彻底离开官场。然而,明明“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陶渊明临走前,还不忘给自己刷了一波声望。
为人夫为人父差强人意
通过公田种植何物的争议,其实不难看出家人在陶渊明地位如何了。一心只想着我有酒喝就行,哪怕妻儿饿肚子,这样的一家之主,是不称职的。
然而即便如此,陶渊明还是觉得妻子不够好,在给儿子写信的时候,不忘捎带几句抱怨下。《与子俨等疏》里面,陶渊明吐槽“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就是觉得自己妻子不能像老莱子的贤妻般,劝阻自己做官。
归隐之后,没了生活来源,于是陶渊明只能“种豆南山下”,然而虽然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最终还是“草盛豆苗稀”,因为陶渊明实在不是种地那块料。其实在第一次辞官后,陶渊明就曾“躬耕自资”,自己种地过日子,结果是“遂抱赢疾”,也就是落了一身病,迫不得已再去为官。
即便已经落魄如此,陶渊明不管不顾,还是要喝酒。他也明白,自己对不起儿子们,“使汝幼而饥寒”,然而,当他的朋友颜延之来看他,给他留下两万钱,陶渊明的做法是“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就是押在柜台上,天天去喝,最后,落得去讨饭吃。“饥来驱我去”,好歹,他还懂得不好意思,“叩门拙言辞”。
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大才出现,于中国文坛来说,乃是千古幸事,但是之于百姓,甚至他们家人,则未必然。
文人,不是不能为官,只是夸夸其谈者,还是专心著文章的好,不然,轻则尸位素餐徒耗民脂民膏,重则……例如猪队友欧阳修,拿着朝廷俸禄,成天不务正业,游山玩水甚至狎妓,最后一篇《朋党论》,彻底葬送了庆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