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50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07:35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扩展资料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释放出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通过地震仪记录的震波最大振幅来确定的。由于仪器性能和中距离不同,记录到的振幅也不同,所以必须要以标准地震仪和标准震中距的记录为准。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9级。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12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8度,北京市烈度为6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4~5度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震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08:53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地震分级类型: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扩展资料:
地震时保护方法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震震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10:28
程度 里氏震级 地震影响 发生频率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12:19
一级轻微摇晃,二级比较大的摇晃,*剧烈摇晃,四级上了就会造成破坏了.最高级好像12级,可以使你周围一瞬间变为废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14:27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16:52
似乎7.8级都不是最高的,12级地震才巨可怕,可为什么12级是最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