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44
我来回答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03:24
宁静致远 [ níng jìng zhì yuǎn ] :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出处: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道家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
1、诸葛亮 《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道士葛洪曰:“无为自化,清静自在”。宁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恬和、安宁,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
扩展资料
近义词
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也说高风峻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出 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例 句
但就是这么一个,也可以让我们见到千千万万*母亲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04:42
意思是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宁静致远出自: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成语: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拼音: dàn bó míng zhì, níng jìng zhì yuǎn
解释: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示例: 至于宽闲之野,寂寞之滨,每自寓其天怀之乐,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未尝不处处流露。(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造句:
1、有些时候,真的是觉得万念俱灰,说什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要不是身上还有那么多责任未了,是真的想割舍掉这红尘。
2、不必走过千山万水,才有宁静致远的神韵;不必看尽世间百态,才有豁然开朗的胸怀。匆匆岁月,如白驹过隙,万事等不起,努力打拼,职场雄起。
3、律己修身以养德,淡泊寡欲以养神,宁静致远以养气,怡情放怀以养和,阅读万卷以养识,破惑质疑以养脑,砺节笃行以养志,文明做人以养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06:16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的《诫子书》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重视精神修养。诸葛亮在《诫子书》的开篇便谆谆告诫他的子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这篇短文中,“淡泊”、“宁静”的气息处处弥漫。然而,我们如果从《诫子书》中读出超然的、非功利的人生态度来,愿意将“淡泊”、“宁静”作为座右铭,以此安放自己的灵魂,做一个精神上的自养自足者,这可是诸葛亮《诫子书》的原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在“书”中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说,立志于学、静心求学是手段和过程;养成学问、增长才干才是目的。那么增长才干又是为了什么呢?了解我国历史议价的朋友都知道,中国知识分子提倡的修复,作为内在道德实践与出世的宗教家所讲究的修养之不同就在于其强烈的入世精神。诸葛亮自不例外。《诫子书》所谈之养心修身学问是有明确的终极指向的,那就是“接世”——为世所用,有用于世!就是对国家、对社会有所益处。这就是诸葛亮的“宁静”、“致远”所要告诉我们的全部意义!
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谓“淡泊”、“宁静”之极。然而,其心忧国家,有澄清天下之志,并为此做了长期的不懈努力,让雄才大略的刘备生出“犹鱼之有水”之感;助刘备联孙权抗曹操,成就帝业;辅刘禅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一生对“致远”的执着。参考资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08:08
此句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不澹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远瞩。学习必须静心,
才识需要学习,
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
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
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
大多不能经时济世,可悲地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
却哪里来得及![按]澹(音dan4)泊:恬淡,淡泊。
yin慢:放纵、懒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0:16
在安静的氛围中,任自己的思想驰骋,心野开阔。喻避开世事纷扰,一份淡然处之的境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2:40
宁静致远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6:12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原句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思是:
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白话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大多不接触世事,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
夫君子之行,才须学也,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年华随时光而飞驰,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意志随岁月而流逝,遂成枯落,非学无以广才,宁静致远”出自“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慆慢则不能励精。
《诫子书》原文。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最终枯败零落。学习必须静心专一,意与日去。年与时驰,多不接世,不为杂念所左右,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死而后已、不为社会所用,将复何及:
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君子的行为操守。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志无以成学,静思反省“淡泊明志!
《诫子书》白话译文,原句为,险躁则不能冶性,俭以养德,而才干来自学习: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非澹泊无以明志?
《诫子书》创作背景,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悲守穷庐,鞠躬尽瘁,非宁静无以致远,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非淡泊无以明志。”
意思是,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平稳静谧心态。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夫学须静也,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诸葛亮一生为国,静以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