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的食用方法及注意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1:4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8:33
肉桂也就是桂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香料。当然,除了可以用作香料之外,肉桂也还有很多其他吃法,由于肉桂有着不同的食疗作用,想要达到不同的功效,也需要按照不同的方法来食用肉桂。那么,肉桂怎么食用比较有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肉桂的使用方法以及史食疗价值!
一、肉桂简介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本品为常用中药,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均为樟科樟属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种,其中主要有桂树、钝叶桂、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二、肉桂做法指导
1.下焦阳虚火衰,症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者,最宜与附子相须为用,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功。
2.久寒积冷,寒凝气滞,而致脘腥冷痛,胁肋胀痛,肠鸣泄泻者,可单味研末服。
3.本品入肝肾血分、能温经通脉,故常用于寒凝经脉、气血瘀滞所致的痛经、经闭及产后腹痛等症,临床宜与川芎、当时等同用。
三、肉桂食疗作用
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心、脾、肝经;香辣气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
具有温肾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
主治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腰检酸软,阳痿遗精,宫冷不孕,小便不利或尿频、遗尿,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脘腹冷痛,食少便溏;命门火衰,火不归原,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烂;虚寒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痈疡脓成不溃,或后溃后不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9:51
肉桂大家都知道吗,是我们经常吃的桂皮,其实也是有一些区别的,但是功效都差不多的。肉桂一般在炖肉啊或者是煲汤的时候利用率比较多的,来看看肉桂的食用注意事项以及搭配吧,你会更多的了解它。

肉桂的功效和作用
1对中枢神经的作用肉桂有镇静和降温的作用。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肉桂不仅能健胃消食,还可以刺激肠管。
3其它作用肉桂不但能降压、通经、杀菌、驱风,还能祛痰镇咳、利尿、抗放射、抗补体。
食用肉桂要注意什么?
1肉桂不宜过量食用,每次用量为1到4.5g即可。
2肉桂可以和羊肉一起熬汤,有温中健胃的功效。
3肉桂忌用诸葱。
如何挑选肉桂?
在挑选肉桂时我们可以拿起来搅一搅,一般味道浓而且微辛的比较正宗,而且嚼起来无太多残渣,表皮是否的细腻,越厚重的越好。
肉桂如何保存?
把肉桂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即可。
肉桂和什么一起吃比较好?
肉桂和猪肚一起吃:可健脾胃
肉桂和蜂蜜一起吃:可降血脂
肉桂和鸡肝一起吃:可补肝肾、温肾阳
肉桂和狗肉一起吃:可补火助阳
适宜人群:适宜平素畏寒怕冷,四肢手脚发凉、胃寒冷痛、食欲不振、呕吐清水、腹部隐痛喜暖、肠鸣泄泻者食用;妇女产后腹痛、月经期间小腹发凉冷痛以及寒性闭经者;腰膝冷痛,风寒湿性关节炎者;外科阴疽流注、慢性溃疡久不收口者。肉桂具有驱寒的作用,对于经常出现的腹泻啊或者是月经腹痛等有很好的调理的作用和效果。
肉桂的食用注意事项以及搭配大家都知道了吧,可以看出的是肉桂的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 ,可以和很多的食物一起搭配,比如说蜂蜜啊,鸡肝啊,还有狗肉,猪肚等都是不错的健脾胃补肝肾的搭配方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1:26
桂皮即桂树的树皮,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桂皮甘甜微辣,有浓郁香味,炖肉、烧鱼时放上点桂皮,味美芬芳。
【营养价值】
桂皮含有挥发性桂皮油,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占75%~90%),尚含有少量乙酸桂皮脂、乙酸苯丙酯、鞣质、黏液等。
【功效作用】
桂皮性热,味甘辛,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暖脾、通利血脉、活血化淤、舒筋止泻、通脉止痛之功效。
【宜食】
桂皮适宜腰膝冷痛、阳虚怕冷、风寒湿性关节炎、四肢发凉、胃寒冷痛、食欲不振、呕吐清水、腹部隐痛、肠鸣泄泻、妇女产后腹痛、月经期间小腹冷痛和闭经、慢性溃疡、心动过缓、脉象沉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症者食用,也适合肾虚、遗尿患者食用,每次5克左右即可。
【忌食】
内热较重、内火偏盛或阴虚火旺者忌食,舌红无苔之人亦忌;患有干燥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者忌食;平素大便燥结或患有痔疮者忌食;患有出血性疾病之人忌食;孕妇期间忌食;春夏之季忌食。此外,受潮发霉的桂皮不宜食用。
【文献参考】
《本草求真》:“精亏血少,肝盛火起者切忌。”
《本草纲目》:“桂性辛散,能通子宫而破血,故《别录》言其坠胎。”
《本草汇言》:“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药也。”
《珍珠囊》:“春夏为禁药。”
《本草经疏》:“血崩血淋尿血,阴虚吐血咯血,鼻衄齿衄、汗血,小便因热不利,大便因热燥结,肺热咳嗽,产后失血过多,及产后血虚发热,小产后血虚寒热,阴虚五心烦热,似中风口眼歪斜,失音不语,语言蹇涩,手足偏枯,中暑昏晕,中热腹痛,妇人阴虚少腹痛,一切温病热病头痛口渴,阳证发斑发狂,小儿痧症腹痛作泻,痘疮血热干枯黑陷,妇人血热经行先期,妇人阴虚内热经闭,妇人阴虚寒热往来,口苦舌干,妇人血热经行作痛,男妇阴虚,内热外寒,中暑泻利暴注如火热,一切滞下纯血,由于心经伏热,肠风下血,脏毒便血,阳厥似阴,梦遗精滑,虚阳数举,脱阴目盲等三十余证,法并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