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9 19:33
共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19 23:54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开启了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序幕,此节气过后,气温往往会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到了。
不过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所以古时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始。
冬至养阳需遵循以下原则
食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如果冬季能恰到好处的补进对身体有益的食物,无疑是养好阳气的最佳方法。
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温补食物,是用于温热性食物进行补益的方法,适用于阳虚或气阳亏损,如四肢冰凉、畏寒、乏力、疲倦、小便清长的人。但这类温补食物过多补进的话,是会上火的。因此,需适当的进行食补,不然会影响健康。
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平补类食物,性能平和,适应性强。因此,所有体质的人都可食用。
滋补类食物: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晒太阳
天下第一补阳之品是太阳,在冬天想要补充人体阳气,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太阳晒背。晒太阳在中医里被称为“天灸”,属温补之法;而后背督脉为“阳脉之海”,统督一身之阳气。
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晒晒后背,整个人都会。唐代诗人白居易就非常喜欢冬天晒背的养生方法,并且在《负冬日》一诗中做了详细描述:“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别吃生冷食物
冬至,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人体生发的阳气就好比微弱的小火苗。这时若受寒得感冒,往往会持续很久都不愈。小心的保护自己,避寒风,避冷水,避生冷饮食格外重要。
热水泡脚
脚是我们人体的第二心脏,在脚部有许多的穴位和经络,用热水泡脚的时候,通过热水刺激,能够疏通经络,加快血液循环,逼出体内的寒湿之气,是养阳护阳的好办法。泡脚的时候,水温控制在45度左右,泡15分钟就可以。
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有“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的说法,就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尤其是老人。从中医的角度,早睡可以保存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可以补阳气。而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1 15:10
其实阴气阳气这一说法在中医中比较多。人要阴阳平衡,这样才会比较健康。所以我们就在想每天会有一些节气去做一些中医的调理。这些话也是对的。要是和西医比起来也说不出哪里好哪里不好。就是觉得这样的环境下应该是有很多人会选择去中医那看看,自己的阳气是否需要调理。所以怎么调节阳气呢?我们来盘点一下。
立春要适当多吃点辛温发散的食物,酸味食物要少吃,因为不利于肝气疏泄和阳气生发。大葱早春大葱冒出嫩芽,清香脆嫩,正好尝鲜,也有“咬春”的意思。葱里含的苹果酸、磷酸糖等,可兴奋神经系统,刺激血液循环,促使发汗,在一定程度上驱除体内寒气。
大蒜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能杀灭想在体内打算活动的细菌,同时降低血脂,减少血液中糖的含量,从而保护肝功能,配合春季养肝。从中医的角度讲,养肝也是护阳。韭菜又名起阳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保养阳气的作用,对春季保健十分有益。白胡椒白胡椒能温胃散寒,做韭菜炒鸡蛋或韭菜饺子时加些白胡椒,能预防感冒。
所以中医讲究食补,这些东西从吃的方面就可以补充阳气。但是中医还是要讲究阴阳平衡的,如果你过度的补充阳气也是不行的。容易产生上火等一系列器官的病变。所以还是要听医生的补也要因人而异。希望我们在每年的春天都能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在该补的时候补一下,全年都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