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0 08: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7:38
对于缪公恩在诗中对浑河当年气势的描绘,有人用了“极尽夸张之笔”,觉得今天的浑河水流不大,已不能行船,缪公恩的状写自然有夸大之嫌。其实这样去想可谓差矣!缪公恩之笔虽有夸张,诗中描绘实际上与当年浑河之状还是贴近的。从明代巡抚王之诰的《渡辽河坐新画舫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当年浑河、辽河的宽阔与水深,再读清代前期诗人高士奇的《扈从渡浑河》,我们可以从诗中得到同样的认证——
浩淼看无尽,沧波滚滚来。
浮桥齐渡马,大地不生埃。
势接黄图壮,流从碧汉迴。
寻源终有志,终忝汉臣才。
清高士奇是康熙年间的江南才子,以诗文著称,先为侍讲,后官至礼部侍郎。有《情吟阁全集》《扈从东巡日记》《江村消夏录》等书传世。这首诗是他随侍康熙皇帝东巡渡浑河时所作。
与金代诗人王寂的《渡辽》和明代王之诰的《渡辽河坐新画舫中》相比较,康熙帝渡浑河可谓声势浩大:“浩淼看无尽,沧波滚滚来”,既是写浑河的水势,也在写康熙帝东巡队伍的气势。与舟船渡河不同,面对波涛汹涌的浑河,东巡大队人马近十万人是从搭起的多座浮桥上踏过浑河的。千军万马从浮桥上通过,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雄浑壮阔且无滚滚烟尘,从这壮景中不难想象清代前期浑河的浩大气势。
诗的后半部,高士奇借景抒怀,写出在清帝的雄图中,也融入汉族人的才智。从开国元勋范文程父子,到康熙乾隆时的汉族重臣,都是清王朝的股肱,诗作者也愿为铺展清帝之宏图贡献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