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整治的积极影响(物质、精神、文化、政治四个方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0 05:0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8:09
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升村庄整治建设水平的意见
各镇*、*,县级机关各部门,县属各单位:
实施村庄整治“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是县委、县*的一项重要决策。五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了不断提升村庄整治建设质量,扩大受益面,巩固已取得的整治建设成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构建和谐农村,根据省、市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现就2008-2012年提升村庄整治建设水平、加强长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两创”总战略,按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根据省、市工作部署,围绕进一步增加投入、发挥特色、创新机制、提升扩面,以“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整治、垃圾固废污染整治、河沟池塘污染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和提高农村绿化水平)为重点,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提升村庄整治建设水平,加强长效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我县现代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目标任务
按照扩面提升的要求,2008~2012年将启动实施新一轮五年村庄整治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村庄整治建设水平,不断扩大整治受益面,5年内,全县建设10个左右的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每年完成20%左右规划保留点村庄整治全覆盖村;加强村庄整治建设长效管理工作,逐步完善长效管理体系,巩固村庄整治建设成果。有条件的第一轮整治村要积极创建为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第一轮已建成的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要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完善,具备条件的,要积极创建现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所有行政村规划保留点内村庄要在5年内实现整治全覆盖。所有村都要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建设,到2012年,力争90%以上行政村达到省定“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建设标准。同时突出重点,以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村庄道路、河道整治、亮化工程、污水治理等方面上加大整治力度,力争实现如下目标。
1、村庄道路建设:到2012年,全面完成连村公路和规划保留点到组道路建设任务,小城镇社区、中心村社区和基层村社区完成达户道路建设。
2、河道(河沟、池塘)整治:深入开展村庄内小河、小浜的整治工作,清除河道池塘水面漂浮物、障碍物,主要河道两岸实现绿化。到2012年前,所有村民集聚地的村庄河道经过一次综合整治。
3、村庄绿化:村庄绿化的重点区域是村庄建成区内、河道两岸、道路两侧、公共活动休闲场所,鼓励推进农户庭院绿化。到2012年,力争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4、路灯亮化:逐步在农村的主干道路、公共场所、农户集聚区安装路灯,其中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社区、村内主干道路灯安装率要达到100%,整治村也要根据条件逐步开展亮化工程。到2012年农村路灯安装率力争达到50%以上。鼓励推广太阳能路灯及其他节能灯。
5、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2012年初步建立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规划点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率100%。
6、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结合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环保执法,逐步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严禁畜禽粪便直排。到2012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村畜禽散养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小城镇社区和中心村社区实现居住区与畜禽养殖区相分离,基层村社区鼓励住养分离。
7、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的服务设施建设,把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做到中心村有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室)、图书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计生服务室)、警务室、体育健身场所、公共休闲绿地、连锁超市和农资供应点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尽可能完备的生活生产服务。已创建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新创建的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和有条件的中心村都要建设统一集中的公共便民服务中心。一般整治村也要具备相应的公共服务功能。
8、村庄整治提升的深化工程:除上述项目外,村里可以积极开展其他有创新的村庄整治建设项目。
三、建设标准
(一)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建设标准
1、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集体经济实力强,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县中上水平。
2、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社区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尚良好,达到县级以上文明单位的标准。计划生育率、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农村文化、卫生、体育、商业、服务业等配套设施齐全。
3、在*文明建设方面:村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干部“两带”作用明显,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作有序,创建为“先锋工程”先进党组织。
4、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布局优化。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处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布局合理,组团建筑有个性特色、美观大方,组团建筑间相互协调;建筑布局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错落有致;农户住宅实用、美观。村庄建设符合规划,依法办理规划建设审批手续。
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硬化,重点整治区域内达户道路硬化率100%;通行政村主干公路达到四级以上标准,宅间道路可通行机动车。
村庄绿化。中心村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村庄中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化。 路灯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新型节能路灯。
卫生洁化。村庄内无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常住农户自来水入户率100%;村庄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100%,规划保留点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率100%;农户普遍使用电、液化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河道净化。保护好村域内现有的水面,加强疏浚整治,河道清洁,水体流动,水质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5、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配备完善文化活动、医疗卫生、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和商业服务等多位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二)扩面工程建设标准
扩面工程要以惠及大多数农民群众为目标,在整治范围上继续实施增点扩面,把前一轮创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整治村过程中整治几个自然村,逐步实现村庄规划保留点村庄整治全覆盖。主要建设内容是做到“五化一配套”,即“道路硬化、环境洁化、河道净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并要求在通组道路、河道(河面、河岸)整洁、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覆盖全村,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已建成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和新创建的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也要做到规划保留点村庄整治全覆盖。
(三)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保持已经取得的建设整治成果,变突击性的集中整治为长期性的正常管理,积极探索长效管理的有效办法,巩固提升整治成果。
1、完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基础设施健全,镇级有垃圾中转站,村有垃圾收集房,户有垃圾桶。保洁制度完善,有专职保洁员,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内没有垃圾死角。积极开展垃圾收集处理有偿服务,逐步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
2、保持村内道路路况稳定、路容整洁。要建立村级道路养护和卫生保洁制度,落实道路养护和保洁人员,做到道路有专人养护,路面完好整洁,无明显破损,道路两侧无建筑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现象。
3、保持村内河道及两岸清洁卫生。建立健全河道保洁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河面、河滩进行卫生保洁,及时打捞河面漂浮物、清除两岸杂草,保持村庄河道河水清澈、河道畅通,河岸整洁、河面无漂浮物。
4、公共绿化正常养护。引导农民做好房前屋后的绿化和养护,保护村庄内现有古树名木,全面禁止乱砍滥伐现象。村主干道路两侧、公共场所绿化要由专人负责养护管理,根据季节及时施肥、治虫、修剪。
5、保持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正常发挥。村内文化活动室、图书室、警务室、体育健身场所、医务室(计生服务室)有人管理,正常开放,并保持公共场所的环境整洁。对村内路灯、公共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公共休闲场所等应及时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作。
6、保持村庄村容整洁。加强督促检查,杜绝村内乱搭建、乱张贴、乱堆放等不良行为。对村内残垣断壁应及时拆除或修理,破旧房屋要及时整修。
7、保持农民房前屋后清洁整齐。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不随意堆放杂物,做到垃圾入桶,杜绝露天粪坑的重新出现。
四、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提升村庄整治建设水平,加强长效管理工作,由县全面小康建设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镇、县开发区、县风景区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作的组织实施,村民委员会负责本村的具体建设项目实施、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建设、交通、农经、水利、环保、卫生等职能部门应将提升村庄整治建设水平、加强长效管理纳入部门日常工作,加强指导、培训、督查,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
(二)建章立制、落实职责
因地制宜地建立多种形式的长效管理机制和长效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绿化养护制度、河道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保洁员和养护员责任制度、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宣传制度等。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专职保洁队伍,通过定岗定人定责,抓好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真正把村庄环境的长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宣传发动、群众参与
农民群众是村庄整治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建设工作的主体,村庄环境的维护和长效保持需要农民群众共同参与。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农民群众了解和参与村庄环境建设,懂得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遵守村内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努力成为现代新农村的新型农民。村镇规划区内的单位和个人有义务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制止和举报破坏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行为。
(四)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新一轮村庄整治专项经费将把重点转向村庄整治建设的扩面提升和长效管理上来。各级各部门的项目资金要继续配套集中使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集成效益。继续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村企结对等活动,鼓励企业捐资村庄整治建设。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出资出力,在村庄整治建设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典型示范,让农民群众亲身感受到村庄整治建设带来的好处,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逐渐让农民自己承担房前屋后的卫生整治和保洁,自觉缴纳垃圾清运卫生保洁费,积极在达户道路建设中出资出力。
(五)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县全面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及时对提升村庄整治建设水平和长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并制定专门的考核办法对进展情况和长效管理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村庄整治建设工作考评的重要依据,并与补助资金下拨、工作奖励挂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8:09
(一)领导重视,措施落实,是加快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人员培训,是抓好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举措
(三)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是做好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四)争取多方帮助,拓宽资金渠道,是增强村庄整治和建设工作后劲的重要前提
(五)尊重村*愿,建立长效机制,是巩固村庄整治成果的重要途径。
村庄整治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
1村镇规划的编制
2村镇规划的实施
3村庄的整治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创建宜居村庄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工作
(二)积极主动推进宜居城乡特别是宜居村庄建设。
(三)下大力气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
一是抓规划。二是抓整治。三是抓机构。四是抓保护
五是抓立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18:10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两创”总战略,按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根据省、市工作部署,围绕进一步增加投入、发挥特色、创新机制、提升扩面,以“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整治、垃圾固废污染整治、河沟池塘污染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和提高农村绿化水平)为重点,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不断提升现在农村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