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0 04: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2:28
随着 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古代中国人餐桌的丰盛程度已然无法与如今相提并论。但是与更早时期相比,明代人的餐桌也十分丰盛。虽然不及现代,但仍然可以吃到许多"稀罕"的食材。同时,对食材的理解和制作方法也有了许多"新花样"。
然而即便如此,明初至明中期的百姓仍然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直到明中期以后,这种现象才得以缓解,并出现了"报复性反弹"的趋势。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明代之前古代中国人的饮食状况。以汉代为例,汉代百姓能够接触到的食物已经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姓。汉代百姓的餐桌上具体能够出现哪些食物,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丁树栋医师在《从马王堆出土竹笥看古代饮食 养生 文化》一文中曾经提到过:
然而即便如此,汉代百姓的餐桌也无法与明代百姓的相提并论。自明代初期开始,明代百姓可选择的食物就明显超过了前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花生、土豆、玉米等等,甚至烟草也在这一时期传入了明朝境内。
明代人的餐桌之所以会较前人更加丰富,其原因与 社会 生产力的进步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无论明代的农业生产效率较前代提高了多少,都不会生产出这片土地上未曾出现过的农作物。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明代的国际贸易非常活跃。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作物种子正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日益扩大,而逐渐传入至明朝境内的。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夺取了如今南京城后登基开国,明帝国的 历史 由此拉开了序幕。在随后的时日里,明军连战连捷,将许多被元朝势力占据的城池划入了明帝国的版图以内。最终将旧元势力逐回草原,并与其进入了对峙阶段。
明帝国的版图虽然在不断的扩大,但国内的经济基础基本上已经被破坏殆尽,生产也已经基本停滞。不仅百姓无法饱腹,就连皇室能够调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这种局面与西汉初年基本类似。为了使经济尽快复苏并使帝国尽快走上发展的正轨,朱元璋曾下令严禁 社会 上有任何奢靡浪费的行为出现,具体就表现在饮食上。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严禁宫廷内在饮食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对此,西南大学 历史 文化学院的陈宝良教授在《明代饮食生活 时尚 及其新动向》曾经提到:
在封建时代,封建君主享受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一直是被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结合明初的国力来看,明皇仍然有能力调动全国资源并保障皇室的奢靡生活。但是在朱元璋"节约令"下达后,民间的奢靡浪费之风立刻"戛然而止"(毕竟有一些封建地主还是有能力享受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的)。虽然在短时间内明代百姓不能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却为明初经济的快速复兴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前文已经提到,明初朱元璋所下达的"节约令"仅仅是权宜之计而已,是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并尽量保障资源供给的稳定而不得不下达的政令。随着时间的推移,明代的经济不仅已经走上了正轨,而且还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此时不仅明皇的膳食变得更加精致,就连普通百姓的餐桌也变得丰盛了起来。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当明中期的经济条件已经较明初十分有了极大的改善之后,就连宫廷内的宦官也注重起饮食问题来。对此,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 系的刘朴兵教授在《试论明代宫廷饮食机构与饮食特点》一文中曾经提到:
宦官及宫女开始注重饮食,并开始追求各种风味 美食 和精致菜品,这足以表明明代中后期宫廷之中正盛行着" 美食 之风"。宫人尚且如此,皇帝的餐桌自然更加丰盛。但同时这也映射出了一个问题,即明代中后期宫廷在饮食上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和开支,造成了严重的铺张浪费。不过在浪费的背后,也映射出了明代中后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明代初期的经济及物质生活水平,基本上与西汉初年和其他经过长期战乱之后才建立起新的封建国家的初期相同。不仅生活物资极度匮乏,经济基础也基本上被破坏的一干二净。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封建君主都会选择尽可能的节约本就不对的珍贵物资。因此明代早期宫廷和民间的食谱,其实并不能够完全的反映出明代人的饮食状况。
当时间来到明代中期之后,明代人的饮食结构和饮食状况就基本上完全显露出来了。受国际贸易日益繁荣所带来的红利的影响,明代人的餐桌日益丰盛了起来。前代人曾疯狂追捧和向往的食物,在明代中后期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
但是,自明代中期兴起的在饮食领域的奢靡之风,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发恶劣。到了明代后期,这种奢靡浪费之风已经十分严重,甚至助长了贪污*之风,也间接起到了推动明帝国走向灭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从马王堆出土竹笥看古代饮食 养生 文化》,丁树栋著
【2】《明代饮食生活 时尚 及其新动向》,陈宝良著
【3】《试论明代宫廷饮食机构与饮食特点》,刘朴兵著
推荐阅读:
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为何在浙江一带,会受到人们的长久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