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行为”二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1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11
简单理解——行动,作为,一个人行动后的作为结果。
复杂理解:
从法律上讲:
解释: ①由法律所调整、能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如签订合同、婚姻登记等。行为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法律事实。其成立条件为:(1)必须是行为人自觉的作为与不作为。无辨认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一般人在暴力威胁下的作为与不作为,都不能看成是法律行为。(2)必须基于行为人的意愿并具有外部表现的活动。(3)必须是为法律规范所确认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②“民事法律行为”的简称。见“民事法律行为”(66页)。
民事行为
解释: 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合法的民事行为称为“民事法律行为”。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所必需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
道德行为
解释: 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不同时代、民族、社会和阶级对这两类行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
行政行为
解释: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他由法律授权的组织代表国家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所实施的行为。其中,针对不特定的对象,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律规范的行为,称为抽象行政行为;针对特定的对象所实施的行为,称为具体行政行为,如*机关对某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等。
违法行为
解释: 亦称“非法行为”。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违法行为中只有违反刑事法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是犯罪。对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按其性质和程度依法处理,必要时给予法律制裁。
非道德行为
解释: 不是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不涉及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与“道德行为”相对。如无知幼儿的胡乱作为,精神病患者的狂语妄行等。参见“道德行为”(648页)。
有行为能力
解释: 具备一定条件的自然人能以自己独立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在中国,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有民事行为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12
行为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12
①由法律所调整、能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2)必须基于行为人的意愿并具有外部表现的活动。
(3)必须是为法律规范所确认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13
行动,作为,一个人行动后的作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