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2:3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19:56
1、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陈述性知识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指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
2、程序性知识
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性知识的第一个阶段,是习得过程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
第二阶段,经过各种变式练习,使贮存于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和贮存的程序性知识。第三阶段,过程性知识依据线索被提取出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关系:
1、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表征;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以产生式来表征。
2、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
3、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
4、大多数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传授(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而大多数程序性知识是不能通过语言传授的(如很多人会游泳,但却不能把这种技能通过语言传给他人)。
5、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媒体、讲座等形式习得(如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必须通过练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如骑自行车的技术)。
6、陈述性知识能够通过应用、回忆、再认以及与其他知识联系等方式来表现,而程序性知识必须通过各种操作步骤来表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程序性知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述性知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21:14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
从基本结构看,陈述性知识是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与原理表征的意义,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关键是理解符号所表征的意义;程序性知识是对陈述性知识的应用,其基本结构是动作或产生式,形成程序性知识的关键是对操作方法的熟练掌握。
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的相对静态的,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程序性知识的相对动态的,不太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
从意识控制程度看,陈述性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高,激活速度较慢,往往是有意识的搜寻过程;程序性知识的意识控制程度较低,激活速度较快。
从学习速度看,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速度较快,能在短时期内突飞猛进或积累,但遗忘也较快;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较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程序性知识一般属于过度学习,因而保持比陈述性知识牢固。
一方面程序性知识的形成以掌握陈述性知识为必要条件。人们掌握的陈述性知识越牢固,越有助于程序性知识的形成。另一方面,程序性知识一经形成又会促进对新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由此看来,知识属于文化,而文化是感性与知识上的升华,这就是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知识也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是人类从各个途径中获得得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的认识。在哲学中,关于知识的研究叫做认识论,知识的获取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过程:感觉、交流、推理。知识也可以看成构*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知识具有一致性,公允性,判断真伪要以逻辑,而非立场。知识的定义在认识论中仍然是一个争论不止的问题,罗伯特⋅格兰特指出,尽管“什么是知识”这个问题激发了世界上众多伟大思想家的兴趣,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
从类型学看,知识可分为简单知识和复杂知识、独有知识和共有知识、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等。20世纪50年代,世界著名的科学学大师迈克尔⋅波兰尼(卡尔⋅波兰尼的弟弟)发现了知识的隐性维度,并认为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
知识的概念是哲学认识论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陈述性知识-百度百科
程序性知识-百度百科
知识(词语解释)-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2 22:49
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种知识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知识概念内涵较为一致,也称为狭义的知识。
2、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怎么想”“怎么做”的问题,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扩展资料:
1、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过程中两个连续的阶段(如“解方程首先要知道等式两边平衡的规则”,能说出这一规则的是陈述性知识,而操作过程的技能则是程序性知识)。
2、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
3、有些程序性知识可普遍适用于各种领域,而与任一特殊领域并不是有紧密联系,故称一般领域的程序性知识。这类程序性知识在人的记忆中被表征为一般领域的产生式系统,实际上也即通常所说的一般方法或一般途径,如撰写工作计划的方法、人际交往的原则等等。
4、陈述性知识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指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陈述性知识 百度百科_程序性知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0:40
1)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2) 共同点:二者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表征的特征完全不同,但两种表征方式都旨在使知识既能在长时记忆中得到经济的表征,又能在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中被灵活的使用
3)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
① 知识类型不同: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② 表征方式和功能不同: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网络化和结构性来表征观(命题、表象、线性次序、图式)念间的联系,为人考虑或反思事物之间的联系提供方便;程序性知识主要通过目的流将一系列条件-行动组装起来(产生式),体现了人会在何种条件下采取何种行动来达到一系列中间的子目标,并最终达到总目标。
③ 静态和动态之分: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知识,反映事物的状况及其联系;而程序性知识则要对信息进行某种运作从而使之发生转变。
④ 获得的速度和方式不同。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激活的传播来完成,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更多的依赖于程序化和自动化;陈述性知识的获得速度较快,图式经历的时间稍长,命题往往在几秒钟内就被掌握,程序性知识获得速度要慢的多,有的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究其原因,是由于两类知识对人的生存有着完全不同的影响,程序性知识直接引发或控制人的行为,所以人在获得此类知识时不得不小心谨慎。
⑤ 作出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对于陈述性知识,修改比较容易,当然对一些定型的图式进行修改也比较困难;对于程序性知识,在获取的早期修改比较容易,然而一旦他们在人的记忆中被编码且达到自动化,修改起来就会相当困难。
⑥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达到的标准不同,检验陈述性知识是通过看其能否被陈述、描述,而检验程序性知识则是通过看其能否被操作和实施。
4)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陈述性阶段才能进入程序性阶段。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陈述性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过程。练习与反馈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有助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在人类的绝大多数的活动中,这两类知识是共同参与,互为条件的。
扩展资料: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陈述性知识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指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
在认知心理学中,命题指语词表达意义的最小单元。一个命题是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的。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有时也用其他关联词如介词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一般由名词和代词表达。
表示命题的常用方法是,用一个圆(或椭圆)表示一个命题,用箭头将命题的论题和关系联系起来。如在“小明买书 ”这个句子中包含一个命题,其论题是“小明”和“书”,关系是“买”。用上述的方法表示则如图1所示:
在大脑的认知结构中,陈述性知识的命题表征并不等于我们日常意义中的句子。如“我去北京旅游”这样一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我去北京和我旅游。这两层意思在认知结构中各由一个命题来表征,因此这句话含有两个命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句子与命题间的关系:命题用句子表述,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题只涉及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人们在长时记忆中保持的不是句子本身,而是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命题网络,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成分,通过这种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这种共同成分一般为命题中的论题。如“动物园的老虎咬伤一些无辜的人”,这样一个句子中包含了三个命题,即:
(l)老虎是动物园的,(2)老虎咬伤人,(3)人是无辜的;其论题是“老虎”、“动物园的”、“人”、“无辜的”;关系是“是”和“咬伤”。通过“老虎”和“人”两个论题,这样一个句子构成一个命题网络。
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在学习过程性知识的第一个阶段,是习得过程性知识的陈述性形式,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 第二阶段,经过各种变式练习,使贮存于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和贮存的程序性知识。第三阶段,过程性知识依据线索被提取出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标准,程序性知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就使用的范围来说,有一般领域与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就自动化的程度来说,有自动化的与可控的程序性知识。有些程序性知识可普遍适用于各种领域,而与任一特殊领域并不是有紧密联系,故称一般领域的程序性知识。这类程序性知识在人的记忆中被表征为一般领域的产生式系统,实际上也即通常所说的一般方法或一般途径,如撰写工作计划的方法、人际交往的原则等等。
根据自动化的程度,可以将程序性知识划分为自动化的与可控制得。自动化的与可控制的程序性知识相比较,一般有如下差异:
1.前者的运作速度极快,一般不能施加有意的影响,在启用它们时人几乎毫无意识;后者一般运行较慢,个体能够有意识地监控这类程序。
2. 前者具有惊人的准确性,它们几乎总能产生正确的预期行为,后者却未必。
3. 前者由于自动化程度高,很少需要思考,因而占用的认知资源少。后者显然要利用认知资源,占用工作记忆空间。人在某一时刻进行缜密思考的容量有限,一般而言,人不能再同一时刻使用多项可控的程序性知识。
4. 前者由于自动化,所以往往不能用语言来表述;后者由于自动化程度不高,往往能够用语言来表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2:48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程序性知识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扩展资料: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陈述性阶段才能进入程序性阶段。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陈述性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过程。练习与反馈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
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有助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在人类的绝大多数的活动中,这两类知识是共同参与,互为条件的。
参考资料:
陈述性知识_百度百科
程序性知识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