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3:04
共1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5:22
近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这份文件包含的健康知识信息量巨大,不仅提出了到2030年的一系列健康目标,还对人们的日常膳食、科*动、控烟戒酒、作息时间、中小学生健康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国标”供参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大事,会吃等于养生。那我们今天就先来了解健康膳食的6个标准,看看你达标了几条。
研究发现,我国是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而我国居民在过去40年时间里,人均每日盐摄入量达到10g以上,是推荐量的2倍之多。
诸多研究表明,高盐饮食是引起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减盐呢?
1、使用限盐勺等量具,控制每天的食盐摄入总量。成年人每天不高于5g,青少年每天的盐摄入量为4g,6岁以下的儿童日均盐摄入量要控制在3g以内。
2、在少放盐的同时,也要减少酱油、鸡精、蚝油、酱料等调味品的使用量,可以改用葱、姜、蒜等食材给菜肴提味。
3、菜肴出锅前再放盐,不容易过量。
4、少吃咸菜、腌肉、腌鱼等腌制食物。
5、尽量选择新鲜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别忽视罐头、饼干、薯片、饮料、面包、果脯等具有欺骗性的食品,吃起来是甜的,实际上钠含量不低。
食用油是日常烹饪中必不可少的食材,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它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摄取食用油并非越多越好。吃油太多会增加肥胖、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那么,如何减少食用油的摄入呢?
1、使用控油壶。控制家庭用油总量,把每天要食用的食用油倒入油壶,烹饪用油都从控油壶中倒。
2、改变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炖、焖、快炒等烹饪方法,少用煎、炸的方法。
3、少吃薯条、炸鸡、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
4、减少动物性油脂的摄入量和摄入次数,改用植物油,并且多种植物油交替食用。
糖浆、白糖、红糖、果糖、冰糖、葡萄糖、蔗糖等添加到食品中的糖类摄入太多,会导致龋齿、肥胖、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
生活中,添加糖无处不在,含糖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功能饮料、果汁)、蛋糕和甜品、果干蜜饯、膨化食品、罐头、酸奶等加工食品中含糖量都很高。此外,糖醋及红烧菜肴、凉拌菜中的糖分含量也不容忽视。如果经常食用这些食品,不知不觉中就超过了每人日均25g的添加糖摄入量。
建议大家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将糖的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是合理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食用足量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降低中风、冠心病、食道癌及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成年人每天要保证摄入300~500g蔬菜,其中每餐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每天吃的蔬菜品种最好达到5种以上。人均每天摄入水果200~350g,果汁不能替代水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膳食多样化,平均每天吃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25种以上。
很多人会感慨每天吃12种食物太难了。实际上,把12种食物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并没有多少。比如早餐吃4~5种,午餐吃6~7种,晚餐吃4~5种,再加上水果和零食,很容易就超过12种了。那如何确保一周达到25种以上呢?一家之煮以用户健康数据为基础,采用科学合理的营养饮食理念,为用户进行更营养、更美味的膳食营养推荐。
一段时间内,各类食物换着吃便可实现食物多样。比如今天的主食是米饭,明天可以吃面条,后天可以吃燕麦粥或者米粉;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等畜禽肉可以互换;牛奶可以跟酸奶、羊奶、奶酪等交换着吃;鱼类、贝类、海藻等都可以互换食用。
体重是衡量一个人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目前用于判断体重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MI)。
BMI(kg/m2)=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值应为18.5~24kg/m2之间。
BMI在24~27.5kg/m2之间属于体重超标,BMI在28~34kg/m2之间则为肥胖,如果BMI低于18.5 kg/m2就是体重指数过低,属于营养不良,这三种都是不健康的表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6:40
健康饮食的三大原则,分别为:进食多类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及注意均衡,以吸收各种所需营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8:15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健康要素主要包括:身体健康、情绪健康、智力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健康。具体如下:要素一: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不仅指无疾病,而且还包括体能,后者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就可以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要素二:情绪健康:
情绪涉及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对他人的感受。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稳定性是指个体应对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和环境压力的能力。
要素三:智力健康:
智力健康指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大脑始终保持活跃状态。有许多方法可以使大脑活跃敏捷,如听课、与朋友讨论问题和阅读报刊书籍等。努力学习和勤于思考还能使人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要素四: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意味着不同的内容。精神因素涵盖了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所以每个人对精神方面的认知是不同的。
要素五:社会健康:
社会健康是指成功地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健康是发展和维持和谐人际关系,尊重和容忍他人的不同意见,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此能力能使你在交往中有自信感和安全感,与人友好相处,也会使你少生烦恼,心情舒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20:06
健康饮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22:14
建议(1).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0:39
1、要吃早餐,而且早餐可以丰盛些;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3:20
吃正常的自然的食物,属于健康饮食。工厂加工的食品、有添加剂的食品,过度加工的食品(保健品),都不属于健康饮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6:18
营养要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多做运动多锻炼!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9:33
一日三餐必须要吃,饮食以清淡为主,注重多营养搭配。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3:04
均衡饮食原则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6:52
蔬菜水果占餐盘1/2。多吃各种颜色的水果和蔬菜。这部分食物颜色越丰富,种类越多,越有益健康。土豆和油炸薯条不该归为蔬菜,因为这类食物富含淀粉,吃时如果不减少主食的量,长期大量吃会增加。全谷食物占1/4。全谷食物(包括全麦、糙米、全麦面包和全麦面条等)更有益血糖和胰岛素控制。应尽量减少白米饭和白面包等“精制谷物”的摄入,全谷食物加工越少越好。付金如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还应多吃传统淀粉豆类,如红豆、绿豆等。健康蛋白质占1/4。鱼、禽类、黄豆、坚果和鸡蛋等食物不但含有大量的健康蛋白质,还富含有益健康的多种营养素。如鱼类含有益心脏健康的欧米伽3脂肪酸,黄豆中富含纤维素、钙等,坚果中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相比之下,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等)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由于其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对健康不利,应控制其摄入量,同时还要避免加工肉食(熏肉、香肠、热狗等)。食用健康植物油。食用油是膳食中脂肪的重要来源,一般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是膳食中好脂肪的重要来源,如橄榄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花生油等。但是黄油和猪油等往往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对控制血脂不利,应尽量少吃。付金如指出,植物油虽然比较健康,但也要控制其摄入量,每天最好控制在30克以下,同时避免长时间高温烹调。多喝水、咖啡或茶,少喝甜饮料。付金如建议,每天应喝一定量的牛奶(250克左右),少喝含糖饮料,如碳酸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