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其五诗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7 18:2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00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1.黄四娘家花满蹊:黄四娘,人名。花满蹊,指花多得已经占满了小路 2.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 5.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6.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7. 江畔:江边。 8.恰恰:象声词,这里形容声音非常和谐动听。
解释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黄莺叫得十分和谐动听。名句赏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00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诗意:
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本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畔春景图,笔触细腻,于平淡中见真情,表现了作者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无奈。结尾一句"可爱深红爱浅红"更使全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首先诗人勾勒出一副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构成了有纵有横的几何图。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画面有动有静,与巨大的几何形相映衬,给人以壮美的感受。塔前水东标明了方位,这就为下句的风景描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诗人毕竟是在寻春风和丽日,春光怡人不觉困倦,且倚微风以寄雅怀。诗人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下两句着力写桃花。在诗人笔下桃花一簇深浅放红,然主人已逝,唯有寂寞相随。若诗人不寻花至此则无人赏识。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这与七绝句的总调子是合拍的。但此诗重点毕竟是写爱花,故也萦绕着喜的气氛。“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及及人地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