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7 09: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4:08
教学设想
《斑纹》出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第一专题“科学之光”的第二板块“奇异的自然”,文本研习是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教材第41页的“写作指导”中有这样一段话:“专题所收入的全部是说明文。这些文章可分三类……一类是文艺性说明文。是用文艺笔调或形式写成的说明文。它的写法颇多,可以调动各种写作手法,甚至采用故事、童话或寓言的形式,让读者觉得活泼有趣,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之中接受科学熏陶。如《南州六月荔枝丹》和《斑纹》。”可见文艺性说明文是教材对《斑纹》的定位,艺术享受之中接受科学熏陶是教材对学习本文的效果预期。但本文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艺性说明文,她是兼具散文随笔和科学小品的特点的。
鉴于此,我认为学习本文应抓住三个关键词:科学、文学、哲理,侧重带领学生体会欣赏本文知识性、文学性与哲理性的交融,在速读时圈点勾画;在探究中深入思考,在朗读中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当代文坛力将周晓枫用“她心底的温存”为我们奉上了《斑纹——兽皮上的地图》,今天我们一起研习其中的绚丽篇章《斑纹》,探寻她是如何为我们掀开了“奇异的自然”的一角神秘面纱的。
初读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
二、 文本研习
(一)整体把握,寻觅斑纹
文题如文眼,先让我们快速浏览,聚焦斑纹,画出文中直接写斑纹的语句,看看有什么样的发现。
明确:
1节:无论静止还是游动,斑纹都加重了观察者的视觉混乱。密布全身的鳞片组成斑斓的图案。(蛇)
6至7节:我发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或直或曲的线条,大小不一的色块,或者,就是一个普通的圆点,不断的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重复,使图案与图案之间超越了和的累加,而演变为乘法的关系。
多数动物不像蓑鲉的兴趣那样折中,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
(蓑______________、鲑鱼、螺壳等)
9节:斑马与老虎的斑纹相近——逃亡者与捕猎者的谋划一致。
10节:斑纹,对称设计。斑纹无处不在。(奶牛,毒蜂;纹身,疱疹;妊娠纹,抓痕刀伤)
11节:甚至大地都是有斑纹的。土壤形成整齐而粗大的线条,这些斑纹是即将受孕的标记;看似无痕的雪地上其实有着细碎的纹饰;春天的斑纹将再次浮现。
12至14节:强调斑纹无处不在。记忆的斑纹,爱与悔恨的斑纹;地球孤独的转动,布满黑色的古怪斑纹;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生活、地球、人)
归纳概括:
由此可见,斑纹形形色色、光怪陆离。从蛇、蓑___________等动物的斑纹到人类是斑点,从大地上的土壤到太空中的地球,从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生死的斑纹到人隐秘的'内心记忆感情的斑纹,在作者笔下,斑纹既具体又抽象,既是客观存在又是象征与代码。
(二)局部玩味,赏析斑纹
1. 教材的定位——质疑探讨。
本文出自必修第五册“科学之光”专题,“科学之光”专题所收入的全部是说明文。(第41页)。你认为《斑纹》是说明文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由学生的探讨自然引入下面的环节。
2. 美文的欣赏——细读一段,运用批注的读书方法,写写美在何处。
在朗读中感受,带着感受朗读,朗读后加深感受。
(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随机变动例子,只要他们有话可说,能品析其语言的特色即可)
例:第7节的文字表述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1)物象稠密,语言生动。
鲑鱼的肉、螺壳的花纹、瓢虫的圆点……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连串的排比,密集呈现了大量的物象。还有一系列的比喻,将斑纹比作火焰、钱币、玫瑰等。
(2)用词准确,富有变化。
同样是描述斑纹,但针对不同的物象作者用词准确而富有变化,既有从色彩和形状角度的客观描摹:鲑鱼是“被剖开的”,螺壳是“丰富变化的”,鹰隼的羽色“深浅交替”,斑马是“黑条和白道”;也有从主观感受出发描写:长颈鹿的斑块是“砖石模样”,于是有了“修筑”一词,且达成的效果“更瞩目”,至于豹子的圆斑,除了“让人眩晕”的观感,不知还有什么词更恰当。
(3)短句为主。关注一下标点,除了长颈鹿的例子和“像火焰……”的比喻句,其他物象的呈现全是短句,且以句号隔开,这样停顿更长,就如同在读者面前翻开斑纹的画册,或是转动着斑纹的万花筒,但速度是缓慢的,让你慢慢地仔细地欣赏这绚丽、夺目、甚至让人眩晕的斑纹。造物主“无比耐心地绘制”那些图案,作者也无比耐心地呈现这些图案。这都源于内心对自然万物的真诚热爱。
另外:
第1节,“逶迤的长度”“简约的设计”“斑斓的图案”抓住描写主体的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又犹如特写镜头般慢慢推进,最后“蛇”一词如同谜底揭晓般突然出现,带给读者强烈的冲击。
第3节中“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一是天堂的鸟儿,一是地狱般的肠胃,一是美的,一是丑的,歌喉越是明亮,羽毛越是绚丽,就更衬出蛇的阴暗、恶毒。运用强烈的对比、形象的比喻突出蛇的特性。
第6节中“在水族馆里看到蓑鲉……让我乍一看把它误认为植物”一段,酋长和藏宝地图的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蓑鲉的形态特点,更为斑纹增添了某种神秘色彩。“对斑纹和斑点的收集乐趣”又让蓑由神秘的酋长变身为顽皮的孩童,再看泳姿却发现它又是傲慢一族。画面的描绘,像电影镜头一样*真,视觉冲击力很强,同时还富有艺术感染力。
第8节中“梅花鹿群走过……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一段,现场感很强,用短句营造意境,用两个“花园”的比喻勾勒了敌对的两方也有在自然中和谐共处的温馨画面。
……
“文字煮沸,也有一种芬芳的味道。”周晓枫是个典型的修辞爱好者,热衷于句子建设。周晓枫自己也承认,她对词汇和语句持有长久的雕琢耐心,完美主义使得她不想放弃每个局部,难以容忍平淡的表达,于是我们在本文中读到在如此雕琢耐心下的华美的文字。
3. 智慧的思考——研读一句,注意其中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探究作者的言外之意。
秋日的阳光淡淡照耀着,树叶缓缓飘逝下来。我穿着一件熨帖的羊毛衫,坐在动物园的长椅上冥想着。我不知道动物是怎样看待我这个披着羊皮的人,但我知道,我此刻的温暖是动物给的,是它们脱下了唯一的衣裳,披在了我的肩上。
——《它们》
《它们》一文中,周晓枫注视着被囚禁于铁笼中失去自由的动物园里的动物,同情和叹息溢于言表。从这样富有同情心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晓枫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驳。
(1)例:第8节“虎一般单独生活……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请选择其中一句写出你的理解。
明确:(答案不统一,合理即可)
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面对迫近的死亡,鹿群之间既相互掩护又相互推托。
独居的虎的猎物却是群居的鹿,死亡来临时“既相互掩护又相互推托”,看似矛盾的现象恰恰是自然的现实。对“团结就是力量”的质疑可见作者的理性的思考,但我们也可看到鹿群的群居仅是有一个团结的表象而已。相互掩护是指面对死亡时奔跑的每一只鹿都可能分散捕食者的注意力,因而成了其他鹿的屏障。但它们并不是一个团结的整体,面对敌人的捕食,它们只有逃跑,个个都想保命,那结果必然是相互推脱。所以说鹿群的团结仅有数量层面的形似却少了精神实质的神似。
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
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道德约束不了命运,保证不了生存,尊严在暴力面前是脆弱无力的。道德和尊严不能给生命以生存的权利保障,强权从来就是无视道德和尊严的。由自然界触及到对人类社会的某种思考,这种思考是理性的,也是一针见血的。这是一种对现实的冷静地承认。
(2)第9节中“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这是在描写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之后,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增强了读者对生物界的自然规律的理解,但“仿恶自卫”的方式岂只是自然界中独有的现象,人类社会中不也时有发生吗?请记住,这“仿恶自卫”是“警戒符号”,而且是“最危险的”,它意味着人类社会中某方面出现了问题,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思考。
诸如此类的议论第9节中还有,如“我们容易忽略,善恶之间也在秘密地接壤……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自然界的这些规律与法则同样给人类社会以深刻的启示。这正是作者在面对自然时的思考,也应是我们读者的思考。
……
总结:
文章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斑纹,从文学的角度描绘斑纹。文章在对许多动物与斑纹相关的一些自然规律进行科学解说与形象描写的同时,还对它们给人类的启示做了引申性的阐发,这些富于个性与启发意义的阐释充满了哲理的意蕴。
科学,文学,哲理,这三个词或者说这三个角度也是周晓枫这篇文章的斑纹,文章处处有这样的印记。
(3)结尾微调,朗读体会。
将文章结尾的议论“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这句话变成“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再将标点符号去掉,以诗的形式重现。朗读,感受,比较。“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读得重一些,有一种敬畏之心)眼里/我们(读得轻、慢)/不过(读出一种彻悟的感觉)是一些斑点。”这不仅是一种哲学的沉思,也对总括提升全文的思想内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神”即大自然,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三、 点面结合,自选角度评论斑纹
借鉴以下两条对《昆虫记》的评价,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周晓枫的《斑纹》。
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
一方面用人性观照虫性,在昆虫身上倾注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又用虫性反观人类生活,思考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等,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鲁迅
结束语:
从某个角度说,华美的语言、反复的物象、智慧的思考又何尝不是本文的斑纹?
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散文?其实本文已不能单纯地以某一种文体来界定,她体现了一种文体的变异与融合。
重要的是我们要透过这些斑纹领略自然的神奇,感悟自然的规律,反观人类的社会生活,心怀热爱,常存敬畏。
板书
[热爱敬畏][融于
一体][科学知识
文学美感
哲学思考][斑纹][说明文?
文艺性说明文?
散文?][变异
融合]
教学反思
初读《斑纹》,迷失在她的华美语言中;看到“文艺性说明文”的文体定位,不禁又有些疑惑,想来学生应该也有类似的感受。果然,询问初读本文的感受时,学生的感受与我类似:“文章语言生动,很美。”“这是说明文吗?怎么跟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作者写了那么多的斑纹,想表达什么?”学生有疑处应是教学着力处,文体的质疑讨论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由整体到局部,由勾画到批注,由欣赏到思考,所有的环节又紧紧围绕科学、文学、哲学这三个关键词,通过朗读进行串联。我认为,阅读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既要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阅读期待,还要吻合文本的特点。
因受借班上课及赛课课时的*,课堂有一些生动华美的语句没来得及欣赏朗读,一些哲理性的语句没来得及讨论交流,很是遗憾。但一下课,就有学生围上来问我如何理解“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一堂课的下课铃声打响了,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也许,这恰是某种思考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