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5 02:0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10:06
首先,家长需要刻意培养孩子的时间感。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专项训练,规定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件事,完成后再进行奖励。这种奖励应该以口头表扬为主,而不是物质奖励。比如做作业、吃饭、做家务,父母可以先和孩子约好,然后看孩子能不能在约定的时间内或者提前完成。如果孩子按时或提前完成,父母会给他奖励。久而久之,孩子完成这些事情的速度就加快了。有的同学因为不喜欢一个老师,不愿意完成他布置的作业,或者最后勉强完成;有些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失望,对学习不满意,以至于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孩子因为某门课不答题,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取笑。从此,只要上这门课,他们就不想参与讨论活动,甚至要躲避老师的目光,甚至不想做这门课的作业。
很多孩子的拖延症之所以被惯坏,是因为拖延之后不会受到任何不好的结果的影响。父母反而要为孩子付出更多的时间,最后成为“买单”的“受害者”。让磨蹭与家庭中的惩罚规则挂钩。不管是不按时到校,不按时穿衣,不按时做作业,孩子都要受到一些家庭的惩罚。可以做点家务或者减少五分钟的娱乐时间来警醒孩子。你需要花其他时间来弥补你自己时间的空白。有代价的勤奋,是对勤奋最好的公平。只有保证了这一点,孩子才能真正被努力的规则所约束。
父母对孩子拖延症的厌恶,来源于他们对后果的预知。比如孩子早上磨蹭不肯起床,家长会担心上学迟到;如果孩子不磨磨蹭蹭写作业,家长难免会认为睡得太晚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然而,孩子们对这些后果没有真正的体验。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种假设的可能性,因为父母回避了这些结果。所以家长不妨放手,让孩子承担他拖延的自然后果。当孩子真正体验到的时候,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去完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10:07
首先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孩子还小,干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反应的过程,然后告诉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10:07
家长必须要树立严格的学习计划,在孩生活中督促孩子,让孩子可以有时间观念。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10:08
给孩子制定一个很好的时间规划和方案,才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面对,也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不会让孩子有非常严重的拖延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