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6 05: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2 06:57
一、孙中山辞去大总统并不情愿。 辛亥革命成功后,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这个腐败王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是谁取代和怎么取代的问题,纵观当时政坛各类政治人物,有能力和资格问鼎大位的只有袁世凯、孙中山、黎元洪和黄兴等四人。黄兴是个务实的政治家,此时已与孙中山产生隔阂,且其威望也无法超越孙中山,因此,黄兴不可能当上总统。黎元洪是相当于旅长的一个新军协统,因缘际会成为了起义领袖、湖北都督和鄂军总司令,并获得了名义上的独立各省组织的中央政务权,黎元洪虽头顶首义元勋的光环,又是名义上的南方革命党人带头大哥,但其领导的主要由革命党人组成的鄂军,当时不足以对抗袁世凯的新军,所以,黎元洪支持袁世凯担任推翻满清的民国大总统,换取不再对鄂军的进攻,以这种方法保存革命果实,也是智慧之举,当然也是权宜之计。辛亥革命爆发时,孙中山并不在国内,直到选举大总统大会召开前3天才回国,孙中山当大总统的条件有三个,一是国民党的缔造者和革命党人领袖,有威望。二是从华侨哪里募集了的大笔资金,有财力。三是辛亥革命以后,趁势发动了广州和上海起义等起义,不仅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最重要的有了胡汉民和陈其美控制的广州和上海两个膏腴之地,尽管如此,孙中山的实力,尤其其军事实力,与袁世凯相比还有有一定差距。此时的袁世凯已是大清国内阁总理大臣,并已按清帝旨意组成了主要由北洋班底为阁僚的内阁,实际掌握着朝廷的政权和军权,手里有兵有钱,更为有利的是,袁世凯被列强视为稳定与统一的象征,所以,得到了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支持,他们认为,大清腐败必须被取代,但孙中山亲日且势力不足,因此,列强,尤其是西方列强从自身利益计,一边倒的支持袁世凯问鼎大位。1912年12月29日,孙中山运用策略,当上临时大总统后,西方列强愕然,纷纷质问北京袁世凯是怎么回事,袁世凯也很愤怒,黎元洪也左右为难,颇为尴尬,在此窘境下,颇具政治智慧的孙中山,以只是临时大总统,可以有条件的让出应对,一定程度缓和或化解了一些矛盾,也给彼此一个台阶,鉴于形势和承诺,在袁世凯1912年2月12日如约逼退溥仪后,2月14日,当了44天的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辞职时,孙中山不情不愿,辞职后也很后悔,当铁路督办,整体在山沟里跑,不是他的志向,于是,孙中山一直在等待机会重返政治舞台,李烈钧等三都督以上述理由发动讨袁战争时,孙中山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动员南方革命党人联合“三都督”发到了“二次革命”。
二、李烈钧等“三都督”起兵讨袁主要因为袁世凯推行“废都裁兵”政策。 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仍沿用辛亥革命时各省自封自立的省级长官名号“都督”,此时的都督权力极大,上马管兵,下马管民,人权财权和军权一手抓,俨然独立王国,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后,认为这样下去,不是国之幸、民之福,必须予以改变,于是提出了抑制都督权力的“废都裁兵”之策,该政策核心内容有三个,一是各省加派民政长,具体分管民政,都督仍设,但只负责军事。二是各省可以养兵,但数量要大幅减少。三是省级行政区以下再设立类似今天的地级一级的行政区划“道”。此“废都裁兵”政策同 历史 上多次发生的“消藩”、“废王”一样,必然引起利益相关者的不满和反对,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等“三都督”公然反对,为平息世态,袁世凯责成黎元洪南下调停,但毫无效果,一怒之下,袁世凯将三都督免职,此时孙中山看准时机,发动了讨袁动员令,“三都督”积极回应,勒兵起事,黄兴在南京也兴兵助阵,“二次革命”全面爆发,尽管革命党人来势汹汹,但在袁世凯的新军打击下,“二次革命”很快就结束了,孙中山、黄兴和李烈钧等被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躲避。
三、“二次革命”利弊。 第一,从正面意义看,“二次革命”有三大好处。 一是民主意识和民主思想的再觉醒和再教育。二是进一步看清了袁世凯独裁的真面目。三是反袁势力的站队和检阅。 第二,客观看,有以下弊处。 一是要不是后来袁世凯称帝给了孙中山翻盘机会,差点毁掉了孙中山的政治前途和一世英名。孙中山虽然主张用暴力推翻旧制度,但毕竟是民主共和的鼓吹者和缔造者,解决体制问题应尽可能用民主和法律手段解决,而不能动不动诉诸武力解决政治问题,要不是袁世凯后来称帝让孙中山找到了翻盘机会,孙中山可能就只能长期在国外流亡了。说个题外话,就在此时,孙中山与卢慕贞离婚,同宋庆龄结了婚。二是造成了南北方的对抗和民众撕裂。政治人物的政治观点在武力加持下,操纵了民意,裹挟了民众,致使南北方政权互相仇视和对立,革命党人和非革命党的仇视与对立。三是动摇和危害了中央集权的根基,特别是为后续封建割据军阀另立中央做了错误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