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土壤氮素损失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6 06:2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3
土壤氮素的损失途径有:在好气条件下土壤硝化细菌可使氧化为可随水流失。土壤无机氮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NH3、N2、NO、NO2等气态氮从土壤中挥发损失。如当pH>7.5,土壤CaCO3含量高,温度高,施肥深度<10cm时都会增加转化为氨而损失。而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N2或NO2、NO等,引起氮的挥发。
有关土壤供氮能力评价指标,全氮只能反映基本供氮状况,不能反应当季的情况,在我国,目前一般以全氮、水解氮及速效氮3种形态的含氮量综合评价、诊断土壤的氮营养,并指导施肥。华北地区土壤全氮分级指标大致是:<0.05%为低水平,0.05%~0.08%为中等水平,>0.08%为高水平。
损失途径
损失途径主要有反硝化作用、氨挥发、淋溶和径流等,它们之间有密切关系,各种途径损失的数量占总损失量的比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以反硝化和氨挥发为主。此外,植物体内的氨通过叶面直接逸向大气,也是氮素损失的途径之一,
反硝化损失
*盐在嫌气条件下被还原为氧化亚氮和分子氮而引起的氮素损失。在非石灰性土壤上,反硝化是农田生态系统氮成损失的重要途径。在旱田土壤中,短时间的通气不良或局部嫌气环境也可产生反硝化作用。化肥氮在稻田中的损失高于旱田。
氨挥发性失
土壤中的氨态氮可以铵离子(NH4+)形式存在,也可以氨(NH3)的形式存在、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当土表或水中氨分压大于其上大气的氨分压时。即可发生氨的挥发,氨挥发速率主要决定于土壤表层(旱作)或田面水(水田)的pH、温度以及氮浓度和田间风速等。因此,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碳酸钙含量、铵态氮肥的相伴离子种类、氮肥施用技术、作物生长情况以及气象条件等,都会影响氨挥发损失的程度。在石灰性土壤上表施铵态氮肥,易引起氨的挥发损失,在石灰性土壤上,化肥氮的损失量明显高于非石灰性土壤。
硝态氨淋失
NO3-可以随水移动,从上层土壤剖面淋至较深的土层,进入地下水。这是一个非生物过程,由对流和扩散引起。NO3-的这种向下运动,在田间受到土壤削面构型、耕作、灌溉、降雨、施肥的影响,还与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关系密切,如大的根孔、大的裂隙等,因此,其淋失效量和深度往往具有随机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4
土壤氮素损失原因途径主要有反硝化作用、氨挥发、淋溶和径流等,它们之间有密切关系,各种途径损失的数量占总损失量的比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以反硝化和氨挥发为主。此外,植物体内的氨通过叶面直接逸向大气,也是氮素损失的途径之一,
反硝化损失
*盐在嫌气条件下被还原为氧化亚氮和分子氮而引起的氮素损失。在非石灰性土壤上,反硝化是农田生态系统氮成损失的重要途径。在旱田土壤中,短时间的通气不良或局部嫌气环境也可产生反硝化作用。化肥氮在稻田中的损失高于旱田。
氨挥发性失
土壤中的氨态氮可以铵离子(NH4+)形式存在,也可以氨(NH3)的形式存在、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当土表或水中氨分压大于其上大气的氨分压时。即可发生氨的挥发,氨挥发速率主要决定于土壤表层(旱作)或田面水(水田)的pH、温度以及氮浓度和田间风速等。因此,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碳酸钙含量、铵态氮肥的相伴离子种类、氮肥施用技术、作物生长情况以及气象条件等,都会影响氨挥发损失的程度。在石灰性土壤上表施铵态氮肥,易引起氨的挥发损失,在石灰性土壤上,化肥氮的损失量明显高于非石灰性土壤。
硝态氨淋失
NO3-可以随水移动,从上层土壤剖面淋至较深的土层,进入地下水。这是一个非生物过程,由对流和扩散引起。NO3-的这种向下运动,在田间受到土壤削面构型、耕作、灌溉、降雨、施肥的影响,还与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关系密切,如大的根孔、大的裂隙等,因此,其淋失效量和深度往往具有随机性。
径流损失
土壤中的氮随径流或田间排水自土壤表面流失也可造成土壤氮损失。在一般情况下,径流损失很小,但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土壤以及水田不合理排水时,径流损失也会很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15 02:14
可能是有机肥用的太少了吧,现在人们都喜欢上化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