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6 13:3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31 21:54
18岁那年的中秋夜,吃过晚饭,爸妈叫上我们姐妹仨人,去北大河,看月亮。
那时候还没有滨河大道。北大河的河堰下面是大片的树林,对没见过森林的我来说,当年以为森林就是那个样子了。
那晚,穿过林中小道,借着月色看到路边的小黄花也开得正好,喓喓深草里有秋虫的嘶鸣。站在河边的沙滩上,就看到远方的月亮已经升得有几层楼那么高了,圆圆的的月亮挂在天上,那么近,让我们足以像小时候那样辨认哪是嫦娥,哪是玉兔,还有一棵桂花树……
河水在月亮下泛着波光,静静地流向远方,那么静谧的中秋的夜晚,好像只有我们一家人在赏月。一家五口去看月亮的情形,再追溯到小时候,是每年的大年初二,还是军人的我爸带我们去爬山。
从部队所在地的县城到城北驻扎了一个营部的岗山,不知多少里地,每次都是步行。累,应该是真的很累,如今却也能记起遥望北山,走了一程又一程、满心的期待,甚至还记得采一把干枯的狗尾巴草、拿在手里的快乐心情……
我不记得18岁那年的中秋夜,晚饭吃了什么,电视上的晚会放映了什么。却记得那晚的月亮,以及一家人穿过树林去看月亮的心情。
爸妈走在最前面。当年,他们还那么地年轻,比我现在的年龄还小两岁!一路上好像也没人说话,就是去“赏月”。以前听我妈说过一句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意思是如果八月十五看不到月亮,正月十五元宵节时一定会下雪。每一年我都想验证一下这谚语的准确性,直到现在,却也没搞清楚这说法到底是不是“科学”。
当年赏月,会联想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待我们在中秋夜看月亮时,自然就会跟鲁迅先生笔下的意境做对照:天空并不是深蓝,月亮也不是金黄的一轮。
但那时的月亮却是美的,月光皎洁,我们一家人站在沙滩上看月亮的画面,也深深印在了心里。
后来读到张爱玲笔下的月亮是这样的:
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年少时接触这种文字,立刻惊为“天人”。
于我,还是常想起18岁那年的中秋,年轻的爸妈带三个年龄分别为18岁、16岁和12岁的女儿去看月亮的情景……也会想起大珠山下,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拉拉手的少年看月亮的欢愉的心境……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吧?今又中秋,你是否想起了谁?谁又是否会想起一起看月亮的你?
目光炯炯内心温暖 微信公众号【丁是丁】ID:dsd555555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31 21:54
记忆中的的中秋总是很有意思。
小时候家庭还没有那么富裕,每次过节总是有很多很多的平常吃不到的好吃的。每次中秋时节,家里会买很多水果(ps:我家一般是不买水果的,尤其是我们当地没有的),我和弟弟按照母亲大人的命令,先将水果分放到两个瓷器盘子里,在院子里放一把椅子,而后将装满各色水果的盘子小心翼翼的放到椅子上,供天上的月神。而我们看着明亮硕大的月亮等着神仙来。
小时候,中秋是大家一起过的,每个人都要贡献自己的劳动成果。自己做的东西,再难吃也是非常欣慰的。上小学前一直在大姑妈家住,每逢中秋,在后院里盖起炉灶,自己制作月饼(在我们那里叫打月饼)。虽然我不会做,但是看着大人们在那里制作,感觉好热闹。月饼刚刚出炉,我就会抢着吃。
摸着滚烫的月饼,轻轻咬开一小口,月饼酥脆可口,月饼里的热气腾腾而起,一股香气侵入心肺,月饼里的黑糖还是滚滚的液体,*一口,甜甜的,真是太棒了。
可是养成了一个任性的坏习惯:月饼只吃刚出炉的,其他的基本不吃。长大后,条件好了,月饼都是买的现成的。家族里也没有人再有闲情逸致去自己做月饼,大家都是让别人代工。而且去了外面的城市以后,发现那月饼总是别人家的,大部分都是京式、广式、苏式三大帮式的月饼,异乡不能团圆,竟然吃不到自家月饼,这还算是中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