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6 13:27
共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17 09:15
1、举家团圆,唯有中秋。
2、一份好心情,尽在中秋夜。
3、国庆国庆普天同庆,中秋中秋家家团圆。
4、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5、携手邻里迎中秋拥抱祖国庆国庆
6、欢乐佳节欢乐颂,喜庆中秋乐翻天。
7、喜迎中秋节,共圆合家梦。
8、中秋合家欢佳节大献礼
9、喜迎中秋欢度中秋
10、情满月圆,举国同庆。
11、中秋合家欢,佳节大团圆。
12、套住圆月谈何易,只愿思念在心中。
13、月圆中秋,人圆月下。
14、节日快乐!祝花好家好心情好!月圆团圆事事圆!
15、中秋合家欢,佳节大礼献。
16、万紫千红迎国庆,片片红叶舞秋风。举国上下齐欢畅,家和国盛万事兴。
17、望月怀远,花好月圆。
18、玉兔东升照人间,嫦娥歌吟入梨园。
19、中秋回家,人人有责。
20、举国上下庆中秋,家和国盛万事兴。
21、月是故乡明,情是亲人浓。
22、传统节日,回味无穷。
2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4、明月应解嫦娥心,佳节欢笑洒凡尘。
25、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月大团圆。
26、月圆天下,共话美好。
27、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
28、欢乐在中秋,情浓意更浓。
29、伴着一轮明月,就可以浪漫一生。
30、遥寄相思中秋梦,千里故人何处逢。
懂视网 时间:2023-01-22 11:52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举办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可以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下面是懂视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主题班会,欢迎大家阅读。
↓↓↓点击获取更多关于“中秋节”的内容↓↓↓
★★ 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 ★★
★★ 中秋节活动总结 ★★
★★中秋节灯谜以及答案★★
★★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 ★★
★★ 中秋节四句古诗 ★★
中秋节主题班会(一)
一、活动设想:
学校周计划中要求以诗歌朗诵为主题,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多样可自行组织。所以,此次活动加入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音乐欣赏、图片欣赏、视频等,内容较丰富,可以拓展学生视野。
二、活动目标:
1、中秋即将来临,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朗诵,是同学们能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自信心,提高朗诵能力。
3、查阅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习俗等,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民族精神。
三、活动准备
1.精美课件
2.学生报名(朗诵的诗歌名、配乐等)
3.查资料知道有关中秋的风俗或故事
4.确定主持人(我)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配乐(琵琶语))
时光的车轮年过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
皎洁的月光传达的是一种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团聚。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团圆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贤的中秋情怀,体验诗歌中月的美丽,情的芬芳。让我们真心祈祷,祈祷大家明天会更好,真心祝福,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八一班“中秋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已经成为表达美满、和谐、团圆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内容。此时此刻,就让我们随着美妙的旋律走进诗的海洋。
(二)、诗歌朗诵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月亮》
诗歌总是那么优美,或忧伤,或活泼,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请同学们评价,并选出优胜者。
(三)、说一说(多媒体展示)
1.本地的中秋风俗有哪些?(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发言)
2.你知道那些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流传着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让我们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
3.有关中秋的起源(①中秋月饼到底出现于什么时侯?
②有关月的成语和典故)(竞赛,优胜者可获中性笔)
4.欣赏视频《中国民俗大观——中秋节》
(四) 朗诵
教师以饱含激情的语调朗诵: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教师小结: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通过今天的学习,现新同学们对此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传统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 只要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我们的传统。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共祝福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学业进步。
五、活动结束
在 王菲 主唱(水调歌头)的歌声中宣布活动结束
中秋节主题班会(二)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中秋节主题班会(三)
活动目标 :
1、 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风俗及有关的诗词等.
2、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交流促进同学们主动参与,与人合作的技能. 3、通过了解中秋节的有关内容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热爱生活,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学会与人相处,分工合作,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__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柚子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讨论: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
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3、关于留守孩子
4、同学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如何过明天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三(3)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大家永远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做好每一件事!
中秋节主题班会(四)
一、指导思想:
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知道它的传说、习俗。
2、通过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来弘扬民族精神。
3、让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能融入集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
三、活动准备:
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四、活动过程:
1、中秋习俗交流。
2、故事交流:《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节目
4、朗诵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同学分享自己带来的月饼。
五、活动小结
中秋节主题班会(五)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__年9月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 送月饼:
② 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9:00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愿你心情如秋高气爽,笑脸如鲜花常开!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 中秋节 主题班会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的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参考五篇,来欣赏一下吧。
更多中秋节方面的相关内容推荐↓↓↓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时间和习俗
中秋节寓意着什么
中秋节作文6篇
中秋节的介绍
中秋节主题班会方案1
一.活动主题:以“中秋·月·诗”为主题,庆祝中秋节。
二.活动时间:20__年_月__日下午第二、三节课
三.活动地点:高一(4)班教室
四.活动目的:
1、弘扬中华 传统 文化 ,了解中秋传统 典故 ,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
2、通过古代诗歌朗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
4、借助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使学生互相了解,增进友谊。
5、通过活动,增进师生间的情谊。
五.活动内容:
1、“中秋·月·诗”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典故,中秋节风俗以及以中秋为主题的古诗词
2、“中秋·月·诗”主题班会
班会形式:猜中秋灯谜,中秋古诗词朗诵比赛,含“月”字的歌曲接龙比赛。
六.活动过程
(一)准备:
1、学生活动前搜集中秋有关的典故、文化常识、诗歌及与“月”有关的歌曲。
2、团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布置会场。
(二)过程
1、班长(陈亚)致开幕词。
2、中秋讲座:中秋节的来历(__);中秋节典故(__);中秋节诗词欣赏(__)
3、组织委员(__)宣布中秋主题班会开始。
4、主持人(__,__)报幕、宣布比赛规则。
5、中秋灯谜竞猜。
6、中秋古诗词朗诵比赛。
7、含“月”字的歌曲大联唱比赛。(以十秒为计数,如十秒内没有人再站出来唱,比赛结束,看哪个组唱得又多又好)
8、班委统计各组得分。
9、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
10、颁奖。
11、班主任致辞。
12、班长致 闭幕词 。
13、全班一起说 祝福语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花花月圆人团聚,祝福声声伴你行,祝同学们:中秋快乐,学习进步!”
14、碰鸡蛋比赛,分吃月饼。
七、 活动 总结
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讲座,同学们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典故及与中秋有关的古诗词,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陶冶了同学们的文化素养。而主题班会竞赛的形式使更多人积极地参与了活动,给了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平台。而最后,碰鸡蛋和分吃月饼的活动,把气氛推向了高 潮。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增加了了解,加深了情谊。
中秋节主题班会方案2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应该拥护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保留一点炎黄子孙传统的东西。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生感觉到亲情、感情存在。
二、活动准备:
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
3、排练朗诵、合唱《水调歌头·中秋》等节目;
4、学生查找有关中秋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欢迎词;
2.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3.讲述中秋的由来、食俗;
4.吃月饼
5.讲述身边有关中秋的 传说 故事 ;
6.猜灯谜
7.有关中秋的民谣表演;
8.做、烧、吃汤圆
9.全班合唱《明天会更好》;
10.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四、活动内容:
中秋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中秋》
女: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胡:今天,花好月圆,我们师生欢聚一堂。
林:今天,中秋佳节,我们一起欢度时光。
朱:今天,我们在嘹亮歌声中把希望起航。
姜:今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让理想飞翔。
合:在此,我们祝大家 中秋节快乐!
女:中秋佳节,温馨校园浓浓情。
男:中秋佳节,我们同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姜:我想同学们对“中秋”应该不会陌生吧?
胡:下面请欣赏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林:谢谢__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朱:同学们,我们谈中秋到现在,那有谁知道“中秋”的由来啊?
(同学们自由发言)
姜:其实呢,最近几年我们这代人对这些节日慢慢淡化了,反而对 圣诞节 等 西方节日 比较注重。
胡:在201_年中秋节才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7年12月14日,*正式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规定自201_年1月1日起将 清明 、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
朱: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 春节 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那天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
林: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姜:同学们知不知道到中秋了,我们这边有什么样的食俗啊?(同学自由发言)
中秋节主题班会方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 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柚子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讨论:我们班有些是留守生,中秋节在家里,不能和爸爸妈妈团聚。明天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
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4、同学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如何过明天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师感到好开心!
中秋节主题班会方案4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和活动背景
中秋节前几天,节日的气氛渐浓,超市中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村子里月饼加工点,排起了长队,浓郁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学生在课下有关月饼和中秋放假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有两三个心急的学生悄悄把月饼带到了学校。李梓萌同学问我们:“为什么中秋节要放一天假?圣诞节为什么不放?”于是活动主题便在所见所闻中酝酿。我便以“走近传统节日”为载体,用最亲近生活的地方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活动目的及内容
1、亲自参与月饼的制作,了解制作 方法 ,品尝月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初步了解月饼的象征意义。
3、激发学生的探索_,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4、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5、搜集有关中秋的诗词歌赋、月亮的美称等,做好信息查阅、调查和收集能力。
三、活动计划
1、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制定小组计划,确定人员分工
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其相关资料。
4、在将近中秋节那天跟大家一起带月饼、尝月饼、并拍照留念。
四、活动重难点
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新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思考方法,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积极完成小组分配到的任务。
五、活动安排
引入话题,确定主题
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季节。再过一些时间,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就要到了。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对了,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月饼、赏明月、叙亲情、享欢乐。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一天吗?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哪些方式庆祝呢?对这个富有浓浓人情味的节日,你喜欢吗?(喜欢)但你们对中秋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样的体验呢?面对“中秋”这个词,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预设:
(1)我想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2)我想知道这一天每个人都要吃月饼吗?
(3)我想知道为什么中秋要吃月饼?
(4)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中秋的传说、故事等。”
(5)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种月饼?他们的价钱怎么样?哪一种吃?”
(6)我想知道月饼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还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7)我们家乡的中秋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
(8)中秋只是汉族的节日吗?别的民族过中秋吗?
……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已有的生活 经验 出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确定主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①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再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小组,民主选出组长。
②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活动方案。
③班内交流活动方案。
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了活动方案。
要研究
的问题怎样研究研究的成果人员的分工
中秋的来
历及传说1、问老师、问父母。
2、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1、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集成小册子《走近中秋》。
2、办《走近中秋》 手抄报 。(略)
月饼的种
类和制作1、到商店去调查统计;
2、去食品厂或询问他人,了解制作月饼的原料。
3、学习制作月饼。开一个月饼品尝会。(略)
中秋习俗1、查资料。
2、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
3、向老人,询问,调查家乡中秋习俗,制作《中秋习俗》图文集。(略)
中秋颂1、查阅图书或上网查诗文;
2、自由创作。集成《中秋诗文赏读》小册子。
(略)
【设计意图】活动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组人员的分工均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而不是由教师来代替,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防止活动的盲目性。
组长组织,自主实践
1、在组长带领下,通过网上搜索、调查年长的亲人、图书阅览室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工作。
2、9月28日,我们带领20名学生(有6名非本组学生)来到月饼加工点,先进行了参观,学生情绪激昂,一边看一边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月饼馅里会有什么?还可以用什么作馅?为什么做月饼的面发黄?为什么和面要用油?月饼图案的涵义?为什么叫“五仁”?……我们让学生先不要问,先观察,想不明白的再问阿姨。在月饼加工点,我们还发现一个已有七十年历史的月饼模子,直径有十厘米,上面刻有微软雅黑字“天下太平”,学生反过来倒过去地看,许多问题又来了……
学生亲自动手的时间到了,洗净手,挽起衣袖,在阿姨的指导下,每个人做得有模有样……
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在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老师利用课上时间,根据小组分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各小组班内交流,汇报本组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做法,取得的成绩;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不能解决等。通过汇报,同学之间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做,而是引导启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识和能力
交流成果,活动 反思
中秋节主题班会方案5
教学要求: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_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_。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_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讨论:很快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我们二(3)班的特点之一就是,我们班有几个寄宿生,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桃山,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我们该对他们做点什么?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爱他们。他们的亲人不在自己的身边,可是我们同学都在他们身边,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4、同学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我们班级同学如何过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二(3)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大家永远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做好每一件事!
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参考五篇相关 文章 :
★ 2021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 庆祝2021中秋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中秋节主题班会演讲5篇
★ 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精选5篇
★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参考【五篇】
★ 2021年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 2021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5篇
★ 中秋主题班会策划书精编汇总5篇
★ 中秋节活动总结怎么写【5篇】
★ 幼儿园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策划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f3deb3e38843798ce8b6783fc0959c85";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