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25 19:17
共1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01 15:06
杜兹纳:
法国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为徒弟。纪雷朝那人看了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废人,就婉转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可是那个人并不在意,立刻说:不,我虽然没有手,但是还有两只脚。说着,便请主人拿来纸和笔,坐在地上,就用脚趾头夹着笔画了起来。虽然是用脚画画,但是画得很好,足见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在场的客人,包括纪雷在内,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纪雷很高兴,马上便收他为徒弟。这个矮个子自从拜纪雷为师之后,更加用心学习,没几年的工夫便名扬天下。
司马迁:
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青年时期曾经游历全国各地,接触社会、体验民情、考察史迹。后继承父职做太史令,阅读国家国家珍藏的许多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他开始秉承父亲的遗志撰写《史记》。正当司马迁专心著书的时候,发生了李陵事件,司马迁秉公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创作,强忍屈辱,在痛苦中发愤著书,用毕生精力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孙敬:
自小喜欢读书,勤奋好学。孙敬每天晚上都学得很晚,为了避免发困,影响读书,他想了个办法:用绳子的一头拴住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一打盹,头一低,绳子就会把头皮揪疼,精神又重新振作起来,这样就又可以全副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孙敬勤奋学习,收获很大,后来成为了一个有学问的大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7:13
磨难是特意为那些坚强的人准备的,弱者只能享受放弃后的悔恨和悲伤。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经历磨难后取得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经历磨难后取得成功的事例篇1
1850年8月21日,在巴尔孔 的葬礼上,雨果所致的蛋词中有这样的话:“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伟大的一个;在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优秀的一个。…可叹啊!这个坚强的、永远不停止奋斗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天才作家。在我们中间,他过着风风雨雨的生活,遭逢了任何时代一切伟人都遭逢过的恶斗和不幸。如今,他走了。他走出了纷扰和痛苦。”
是的,巴尔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爱。家庭和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好像是家庭里多余的人。巴尔扎克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曾忿忿地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母爱。”“我经历了人的命运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
长大以后立志要从事清苦的文学创作。当一个“文坛国王”。从1819年夏天开始,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阁楼咫尺见方。他的居所简聘寒酸,夏天热腾腾,冬天寒风嗖嗖。他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娱乐,总是不停地写。结果在与书商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债务高达10万法郎。为了躲债他6次迁居。他对朋友说:“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债主*我像*兔子一样。我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
巴尔扎克,一生勤奋写作,常常连续工作茧自18小时。在不到20年里,他共创作91部小说。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但他一生却是在贫困和痛苦中度过的。他曾一句话概括自己:“一生的劳动都在痛苦和贫困中度过。经常不为人理解。”
名人经历磨难后取得成功的事例篇2
1982年,史蒂文·卡拉汉独自一个驾着帆船穿越大西洋,途中小船不知撞上什么东西沉没了。他偏离了航道,在救生筏里孤零零地漂浮着。供给所剩无几,生存机会渺茫。然而当三个渔民在76天之后发现他时,他竟然还活着(海难之后仅靠救生筏存活时间最长的人)——只是比出发时枯瘦了许多,但还活着。
对于自己是如何生存下来的,他的描述引人入胜。其中,关于他那些机智的小创造的故事——如何捕鱼,如何装置太阳能蒸馏器(蒸发海水以获取淡水)——真是妙趣横生。
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在他感到彻底绝望的时候,在继续抗争显得毫无意义的时候,在极度痛苦折磨着他的时候,他是如何坚持活下来的。救生筏被被扎破了,他拖着虚弱的身体用了一周多的时间去修理,但它仍然漏气,于是他耗尽了所有的力气去吹气。他饥饿难耐,深度脱水,体力透支。放弃似乎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能在这种恶劣环境中幸存下来,靠的是来自内心的勇气。在类似的绝境当中,许多人会屈服、会抓狂。而幸存者思想中的某种东西却能使他们鼓起勇气坚持下去。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境遇。
“我告诉自己我能行,”卡拉汉在自述中写到,“比起别人的遭遇,我算是幸运的。我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这样讲,好让自己坚强起来。”
读完之后,我把这句话记了下来,并深深地为震撼。每当目标遥不可及或困境重重之时,我就会以此激励自己。每一次,我都会重拾信心。
事实上,我们的境况不过是相对于较好的状况而言显得糟糕而已。不少人都经历过更糟糕的境遇。很多历史故事告诉我,无论我们的生活比起想象的糟糕多少,你我能有今天都应当感到幸运。这才是理智的想法且值得深思。
名人经历磨难后取得成功的事例篇3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是*著名的科学家,有俄罗斯航天之父的美誉。他生在*梁赞省的一个美丽的村庄。在父亲的培养下, 康斯坦丁从小就养成了谦虚、节俭、热爱劳动及自立的习惯;小康斯坦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幻想。
8岁那年,母亲送给小康斯坦丁一只氢气球,并且叮嘱道:“小康斯坦丁,要拿好了,不然气球会飞走的。”康斯坦丁小心地接过这只红红的氢气球,高兴极了,氢气球一下子就飞了出去,飘飘荡荡地越飞越高,很快飞到了天空深处。
“康斯坦丁,妈妈刚才叮嘱过你了,怎么还是让气球飞走了?”妈妈嗔怪道。
“妈妈,”小康斯坦丁望着越飞越高的气球,苦有所思地说:“氢气球飞到哪里去了呢?”
“大概到星星上去了吧。”妈妈说。
“那么,我能像氢气球那样飞到别的星星上去吗?”小康斯坦丁好奇地问妈妈。
“那是不可能的。”妈妈回答道。
“如果我乘一只氢气球呢?就可以了吧?”
“也不行。”
童年的康斯坦丁就是这样地喜欢幻想,喜欢问很大奇怪的问题。
但是生活对小康斯坦丁这个小幻想家来说,却是不幸的。10岁时,小康斯坦丁不幸患上了猩红热,由此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使他几乎完全失去了听觉。从此,他成了一个半聋的孩子。由于耳聋,小康斯坦丁上学时,听不清楚老师讲的内容,他常常招致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康斯坦丁逐渐与人们拉开了距离,他无法继续在学校读下去了,只好辍学回到家里。母亲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对小康斯坦丁的教育上,教他读书写字,常常夸奖他出色的想像力。
可是,灾难接踵而来。两年后,母亲去世了。小康斯坦丁陷入了人生最痛苦、最忧伤的时刻。但是,这些都没有击倒他,反而使他更加发愤地读书,以幻想的方式忘却痛苦与烦恼,从而使他走上了独立思考、立于善与思考的道路。
康斯坦丁通过刻苦的努力,学到了许多物理知识。后来,他又爱上了设计各种模型,以此来检验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制作这些模型的过程中,小康斯坦丁学会了木工、钳工和使用其他工具的技能。
后来,康斯坦丁一边教书,一边做独立的研究工作。1883年,他在一篇名为《自由空间》的论文中,正式提出利用反作用装置作为太空旅行工具的推进动力的设想,使人类几千年来关于宇宙航行的幻想终于变成了科学的可能,为后人开拓了一条通往星际空间的广阔道路。
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及1969年美国的登月壮举,最终使得他的理论设想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