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1 00: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7:06
时隔多年,森海塞尔终于发布了全新入耳旗舰耳机—IE900,一条个人期待已久的耳机。
作为从“杂食偏古典”,变成“古典偏杂食”的我来说,IE900是目前入耳耳机中听古典乐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特别是大编制交响乐,它将随身器材还原大编制交响乐的维度, 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这是之前其他入耳耳机所未曾达到的境界。
防杠补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关于售价
IE900的售价终于破了万元,不要奇怪,一条耳机售价上万,在Hi-Fi圈并不是稀奇的事情,但森海塞尔足足晚了十年。这并非技术上的不自信,而是国内Hi-Fi圈“按价论声”的浮躁气息导致的,很多高价耳机只是“皇帝的新装”,圈地自嗨。
但对于森海塞尔来说,IE900是一条定价高昂,但又比较合理的顶级Hi-Fi耳机。
对于Hi-Fi耳机为什么会这么贵?我通常会这么解释,你可以把耳机看作是一种“乐器”,看作是可以模拟很多种乐器的“乐器”,并且它可以在同一时间发出多种乐器声,并且还能还原出当时的空间和主次关系,那么如此精心打造的“乐器”,它贵一点又有什么不值的呢?毕竟不是所有钢琴都叫施坦威,不是所有超跑都叫法拉利。
关于“自我步调”
森海塞尔本身就是Hi-Fi圈最不在意营销的品牌,或者说是最有“自我步调”的品牌,目前唯一一个坚持单动圈单元的品牌,没有多单元动铁,也没有圈铁混合单元耳机的品牌。
原因也很简单,“少既是多”,单动圈单元就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要画蛇添足用多单元,多单元本身的“分频衔接”弊端在技术层面上依旧没有解决。多单元的分频发声虽然能提升解析力,但频段衔接不顺畅,叠加发声依旧是问题,而且动铁单元过快的瞬态会让低频声音显得“干瘪”,动圈和动铁单元混合又会有瞬态不一致的问题,在某些曲风上会有“割裂感”。所以单动圈耳机就如同大排量自吸高转速引擎的魅力一样,什么涡轮增压、机械增压、混动、电动都是妥协后产物而已。
说起来,个人觉得动铁耳机的乱战有点像国内造车新势力,因为核心动铁单元有娄氏、声扬 这类供应商的存在,所以出新品的速度惊人,不断地刷“排列组合”来制造“爆款”,而拥有完全制造高端动圈单元的耳机厂商其实没有几个了。
关于颜值与声学设计
平心而论,IE900的颜值在森海塞尔的旗舰耳机中算偏低的,不及前代IE800,更不要说由BMW设计的MX980了。但这种“粗粝”的外型设计也并不会让人觉得丑,而更像一种刻意为之的“后现代”设计。实际上,IE900的外型就是我常说的“声学优先”设计,它的内部结构与外型都是为了声学而服务的,而不是“颜值”优先。
例如内部腔体采用的三腔吸声体 (T3CA)系统,就是通过独特设计过的声学室(赫姆霍兹共振腔 | Helmholtz resonator),来减少“遮蔽效应”,避免微小能量的高频段声音被低频掩盖,从而保证最终输出的声音维持高解析度。后腔体的小腔室的角度和大小都是精选调整,让整体声音的通透,低频的量感充足。这些看似简的设计,其实通过不断复杂验证才能实现,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
IE900采用的CNC铝合金腔体本身比较轻,加上7mm的微动圈单元,不含线材单边重量才4克,配合绕耳式线材设计,佩戴的舒适度、稳定性和密闭性上,都要明显好于IE800。
IE900还改用了普通的MMCX插头,方便用户更换(折腾)线材,也延长的产品寿命(来自爆线MX980的残念)原厂自带了三条线,分别是3.5mm单端,以及2.5mm和4.4mm平衡三种插头,不过个人觉得IE900没必要急着玩换线,目前来说,原线下的IE900声音是均衡且完美的,换线反而会影响整体的平衡。
关于微动圈单元与声音
即使是未煲开的IE900,比起IE800,在解析力、声场还原和极低频还原上都是有明显感知提升的,这主要归功于森海塞尔全新的X3R微动圈单元,将单动圈单元的水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其实,个人对动圈单元微型化颇有微词,虽然小尺寸单元会有更好的佩戴,但也会牺牲低频的下潜和力度感觉,以及大动态还原能力。即使是IE800,低频部分的还原表现依旧有点不满意。
不过,这次全新的X3R微动圈单元,倒是让我理解森海塞尔的设计思路,那就是补强动圈单元振膜响应速度偏慢的短板,提升瞬态表现,让解析力更高。因为特殊材质的小尺寸振膜的刚性更好,内部能量衰减更快。而且这次也没有牺牲低频和大动态表现,可以这样说,这个X3R微动圈单元,是目前入耳耳机中最好的动圈单元了,没有之一。
IE900的声音表现,均衡、大气、细腻、优雅、通透、润泽、精准,这些可以用在顶级Hi-Fi器材上的词汇都可以直接套用,但懂耳机的人都知道,这些词汇对于入耳耳机来说是难以兼得,特别是大编制交响乐的声场还原方面,没有物理上的距离,要还原出大空间定位感和结相上的层次,是有多难。
以卡拉扬63年的贝九第二乐章(谐谑曲 | Scherzo),闪电般的齐奏后,不同器乐组开始交相辉映般的急奏,IE900从容的还原出了现场的空间感,不同乐组的空间定位准确,距离充沛,层次明显,结相十分清晰,没有出现不同器乐组发声结相叠加拥挤的问题,这点是入耳式耳机很难做到的,这也是Hi-Fi追求的最终目标之一。
实际上还有一个难点,那就是在低音声部开始强奏的时候,因为量感加大,很多耳机会出现结相位移的问题,通常是鼓声变得近了,小提琴等中高频乐器声变远了,这点基本是大部分入耳耳机的通病,但IE900并没有这个问题,而且低频乐组的层次依旧可以保持分明。
还有就是这么多乐器即使是在一首交响乐中,音色还原都非常准确,大提琴的沉稳饱满,小提琴的轻快悦耳,长笛的清澈悠扬,定音鼓的低沉雄浑,音色丰满,韵味十足,而且还互不干扰,再加上清晰的结相和空间位置定位,临场感明显,这就是为什么我说IE900将还原大编制曲目的维度, 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新的境界的原因。
说个题外的,IE900这种大编制交响乐的现场还原能力,正是苹果最新“空间音频”技术想要实现的,但可惜这种数字化算法的“立体声”还原,目前只有用苹果的AirPods Pro和AirPods Max耳机才能实现,而且AirPods Pro的音色还原能力着实上不了台面,低频松散,极低频下潜不够,层次也模糊,最主要的是毫无动态可言,也就是说能模拟还原出位置但是不能还原出音质与音色。
对于我制或者器乐爱好者,IE900同样是绝佳的选择,正如前面提到的,在大编制中,不同器乐的还原都准确且丰满,在我制中则会更加出彩,以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为例,钢琴声音洪亮,不生硬,弱音与强音之间对比非常大,无论是轻快的节奏还是悠扬的行板都有精彩“演绎”。
还有两点值得注意,大部分多单元动铁耳机在钢琴协奏曲上不光会有衔接不平顺问题,还会有钢琴音色本身偏“瘦”,低音部不够丰满的问题,同样,在大提琴曲目中也会有同样丰满度不足的问题,这主要还是因为动铁单元瞬态太快,能量衰减太快,泛音不足导致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对多单元动铁这种架构不太感冒的原因了。
器乐和声乐本身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器材也一样,圈内所谓适合古典还是流行的话题,某些程度上只是在讨论契合度和新鲜度的问题。IE900去听流行甚至ACG也毫无问题,毕竟Hi-Fi声的高保真对于各种类型的音乐都是“真理”,实际上也确实没有问题。但流行音乐和大部分ACG曲目的最大问题在于,制作和录音都不够走心,编曲和录音的时候往往就有低频量感过大盖过人声的问题,天生自带录音缺陷,所以目前一些播放器和耳塞开始强调中频的目的就是如此,纠正曲目本身带来的错误,以此看来,“完美契合某种程度上确实不如震撼更加吸引人”,糖水确实容易引人上瘾,所以IE900确实不占优势,不过找一些找一些中频偏厚实的播放器来搭配,也是能补充“糖分”的,例如N8和金砖这类,又或者选择一些唱功了得,制作精良的大碟或者天碟来听更好。
最后说说调音风格,无论是低端产品线还是监听产品线,亦或者是TWS这种产品上,森海塞尔的耳机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那就是均衡与大局观掌控,声音均衡的耳机很多,厂商也不少,但对大局观的掌控上,比森海更严谨而不失均衡的,没有。但这种调音也有弊端,需要用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才能喜欢起来,需要等待用户的听音观改变,比如年轻时更喜欢喝可乐之类的“糖水”,到了一定年龄后,反而会更喜欢茶和咖啡。
再说一句题外的,我喜欢古典乐其实是来自ACG,当我听到《G弦上的咏叹调》时,想起的画面永远是《EVA旧剧场版》中明日香驾驶二号机VS九台量产机时候的画面,悲壮血腥与舒缓音乐形成的强烈对比。所以,某些时候当你对一首不知道名字的古典音乐产生共鸣时,完全不需要惊讶,在你懵懂之时,它也许就“刻”在你的记忆里了。
关于搭配
IE900是一条不怎么难推,也不怎么难搭配的旗舰Hi-Fi耳机,易驱动性有点超乎想象,搭配手机直出都能有非常不错的效果,我尝试过使用iPod touch 6代极为先进的3.5mm耳机孔直推(找不到iPhone原厂转接线),声场和定位感都能还原的明显,只是动态和低频气势会差一点。
如果有进一步的要求,那么可以考虑乐彼W2和线圣蓝蜻蜓这种小尾巴,解析力和动态都有很大的提升,音乐性也非常完整,而之上的砖头播放器更没有问题了,如果你有旗舰级的播放器,恭喜你将直接拥有一套顶级的随身欣赏大编制古典乐的器材。
总结
结尾,换一个防杠补丁“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古典音乐,又对单动圈单元有种莫名的执着,那么森海塞尔IE900是你绝对不能错过的一条耳机。如果你是对音质有追求的发烧友,想要一款真正旗舰级的Hi-Fi耳机,那么IE900也是最佳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