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几项课题开题方案的思考与建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3 14: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15:40
关于几项课题开题方案的思考与建议
曲文弘/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2018年9月7日上午,参加几项新立项省市级课题的开题论证活动。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曾继耘教授、省教科院《现代教育》执行主编黄海涛研究员、历下区教育局教科室姜仲平主任莅临指导。
现场听取各课题组的开题报告,三位专家对几项课题给予了不低的评价,从多个角度加以肯定,同时也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具体建议。身为省市级课题各种常规材料的直接经手者,现场就一些相对比较普遍的,并且与后续课题研究工作息息相关的事情交流或者说建议如下:
会议现场出现了部分课题由课题组成员上台介绍研究方案的情况,建议尽量避免。
这些年来,为了让课题研究实至名归,避免以往大量出现的挂名现象,市规划办做了不少努力,包括课题主持人由原先的允许1-2人严格限定为1人,包括专设教师专项课题,严格限定不允许校级领导申报,等等。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教育科研课题在研究与管理过程中,努力求一个“真”字。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市教研院学习力项目,其本身也是一项省规划办立项的重点课题。这项课题开题论证的时候,邀请了山师大、济南大学、省教科院几位教授(研究员)作为论证专家。课题主持人、当时的方院长用近半小时站立发言,详细介绍了这项课题的研究方案,并在现场自始至终认真倾听、记录了每一位专家的点评。
以此为参照,我建议以后有关课题研究的重要活动,无论是开题论证还是中期论证、结题鉴定,请课题主持人尽量亲自介绍总体情况。
某种意义上,这其实也是对现场论证专家的尊重。
什么是“工作逻辑”?简单说就是“我要做一件事儿”的逻辑。表现在我们的开题报告中,就是这样子一种套路:哪儿哪儿有好东东(新经验新指示新要求),这事儿挺好(挺合乎时代潮流),学了借了拿来试试,效果一旦挺好,便皆大欢喜,效果一旦一般,便王顾左右,自然消亡,再换新词儿。在这种逻辑下,基本不需要动多少脑筋,主要以“学习”“借鉴”为主,是立足于“做事”的。
“研究逻辑”呢?尤其是行动研究的逻辑,却是要以问题为起点的:遇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经验借鉴,提出假设,设计措施,实践验证,评判反思,得出结论……在这样的逻辑里,问题,是研究之根。
但很可惜,在我们的众多课题中,最经常缺失的,恰恰就是“问题”,尤其缺少“真实的、自己的、有价值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儿童立场”,有些时候是值得怀疑的。
希望大家分清两种逻辑,至少稍微寻找一下“用心琢磨、解决好一个问题”的感觉,否则将导致课题研究沦为一般工作。正如曾继耘教授所说的,“感觉有点儿飘,主要原因应该是‘靶子’不清楚。”曾老师说的“靶子”,应该就是指的“问题”。
“问题不够清晰明确”,这真的是个问题。
如果说作为工作的教育教学,其主旨在于“求善”的话,那么课题研究所追求的,应首在“求真”。
而我们的诸多课题,在课题名称的确定、重要概念的使用上,却很普遍地给人以随意的感觉——推敲功夫明显不足。表现有二:一是用词不准确,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题的课题,整篇方案中所列目标、内容却完全没有“课堂”的影子,因此题目里的“课堂”便大约属于用词不准确的例子了。二是各种限定不到位。一切研究都是有条件的,面面俱到的往往便是工作。比如“××好学堂”研究,题目中传达出的信息是没有类别、学段*的,但在研究设计中,却只明确提到了“小学”——如果真的只是在小学教育阶段探索的话,该不该在课题名称设计时就体现出来呢?
这不是吹毛求疵,更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求真”理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直接体现。
现实中,我们好像已经失去“它”好久了。
我们的研究设计中,列举了不少具体研究的方法,尤其最常见的行动研究、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等,介绍得也很有针对性。
以“××好学堂”为例,虽然这是一项区域范围的宏观研究,但真正的“好学堂”未必是区域上层制定、指定出来的,却极有可能首先萌芽于教学个案中,体现在某一学科中,彰显在某一位老师的课堂里……这样的闪光之处,相对于区域范围而言,就是最典型而值得总结提升的“个案”,不容忽视。
再比如区域范围名师作用的发挥这样的课题,也真不一定是上级主管部门宏观上直接设计出多么优效的平台、开辟出怎么便捷的途径之类,真正可贵的恰恰可能是某一所学校的做法、某一位老师的经历……这同样是意义重大的“个案”。
再如生命形态的语文的研究,其成效更可能体现在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暗藏于一位教师的执着行走间……谁能给“生命形态的语文”下定义?这种个案关注的视角,更可能实现生命形态语文的教育追求——生命形态,本就是个性化色彩很强的,无论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还是教师的个性化风格。这同样是“个案”。
我打一个比方,关注一条水中游泳的鱼,有可能得到关于整片水域的信息。真心希望老师们不要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迷失,一定要琢磨清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用最适合、最可能操作得了的方法来思考和研究,或可事半功倍。
方法无好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可能最有效。
最后几句话,愿以之为我们共同的鞭策——
如果我们:
在问题上,没有穷追不舍、刨根问底的劲头,
在概念上,缺少细心推敲、准确用词的严谨,
在方法上,做不到适当选择、科学设计,
……
所谓科研,如何可能?!
以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