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0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9:16
黄埔军校在*共办23期,出来徐向前,左权,杜律明等众多优秀的军事将领。其中名将基本在黄埔前六期,后来的名将很少。
前六期
一期有:徐向前,左权,杜律明,关林征,陈明仁,周士第,黄维等。
二期有:郑介民,邱清泉等。
三期有:王耀武,戴安澜等。
四期有:林彪,张灵甫,刘志丹等。
五期有:许光达,赵尚志等。
六期有:罗瑞卿,戴笠等。
后十七期
后面的17期基本上没出几个名将,勉强有点名气的,大概只有张学思、熊向晖这几个人,顶级名将一个也没有。
扩展资料:
前期名将多而后17期名将少的原因
1、前六期的素质较高
最初黄埔军校的学制只有半年,只是培养基层连排级军官的短期培训班性质,却在前几期能培养出如此之多的将军,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
教官大都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还不乏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海归精英,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际带兵的经验。学生都是八方英杰,完全是抱着“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的报国热忱来到黄埔。就以第一期为例,报告就有3000人之多,而实际录取的还不到500人(后来还并入了军政部讲武堂学生120余人)。
报考黄埔军校至少要经过三关,先是各省初试,合格后再到大地区(如上海、重庆)进行复试,最后是在黄埔军校进行总考试。在军队中也是如此,先在各自部队进行初试,合格者才送到军校进行复试。
2、大时代的背景不同
黄埔军校前6期的招生时间是在1924到1926年之间,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动荡时期,使得黄埔军校的这几期毕业生拥有非常多的展现才能的机会。
在军阀混战时期,军阀的战斗力其实是很差的,基本上是乌合之众,因此当训练有素的国民*军一出,很容易就建功立业,像胡宗南、杜聿明、陈明仁等名将,都是因为在北伐时期的英勇表现,赢得了蒋介石的好感,一路飞黄腾达。
而到了抗战时期,面对的是更加训练有素的日军,相比之下,黄埔军校的那些毕业生们,战斗素养就差一些,上了战场很多人都当场殉国,根本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据统计,在1937年抗战爆发初期,*中下级军官共13.4万人,但因损失太快,每年都需要补充中下级军官4.5万人,很多黄埔学生,还没来得及上几天课,就被推上了战场,可想而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反观前6期的黄埔学生,到了抗战时期,大多都升到了高级军官,负责坐镇指挥,不再亲自上前线厮杀,自然就牺牲得少了。这样一升一降,就很容易理解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10:34
黄埔军校在*共办23期,出来徐向前,左权,杜律明等众多优秀的军事将领。其中名将基本在黄埔前六期,后来的名将很少。
前六期
一期有:徐向前,左权,杜律明,关林征,陈明仁,周士第,黄维等。
二期有:郑介民,邱清泉等。
三期有:王耀武,戴安澜等。
四期有:林彪,张灵甫,刘志丹等。
五期有:许光达,赵尚志等。
六期有:罗瑞卿,戴笠等。
后十七期
后面的17期基本上没出几个名将,勉强有点名气的,大概只有张学思、熊向晖这几个人,顶级名将一个也没有。
扩展资料:
前期名将多而后17期名将少的原因
1、前六期的素质较高
最初黄埔军校的学制只有半年,只是培养基层连排级军官的短期培训班性质,却在前几期能培养出如此之多的将军,其中到底有什么原因?
教官大都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还不乏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海归精英,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际带兵的经验。学生都是八方英杰,完全是抱着“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的报国热忱来到黄埔。就以第一期为例,报告就有3000人之多,而实际录取的还不到500人(后来还并入了军政部讲武堂学生120余人)。
报考黄埔军校至少要经过三关,先是各省初试,合格后再到大地区(如上海、重庆)进行复试,最后是在黄埔军校进行总考试。在军队中也是如此,先在各自部队进行初试,合格者才送到军校进行复试。
2、大时代的背景不同
黄埔军校前6期的招生时间是在1924到1926年之间,那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动荡时期,使得黄埔军校的这几期毕业生拥有非常多的展现才能的机会。
在军阀混战时期,军阀的战斗力其实是很差的,基本上是乌合之众,因此当训练有素的国民*军一出,很容易就建功立业,像胡宗南、杜聿明、陈明仁等名将,都是因为在北伐时期的英勇表现,赢得了蒋介石的好感,一路飞黄腾达。
而到了抗战时期,面对的是更加训练有素的日军,相比之下,黄埔军校的那些毕业生们,战斗素养就差一些,上了战场很多人都当场殉国,根本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据统计,在1937年抗战爆发初期,*中下级军官共13.4万人,但因损失太快,每年都需要补充中下级军官4.5万人,很多黄埔学生,还没来得及上几天课,就被推上了战场,可想而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反观前6期的黄埔学生,到了抗战时期,大多都升到了高级军官,负责坐镇指挥,不再亲自上前线厮杀,自然就牺牲得少了。这样一升一降,就很容易理解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12:09
第一期被蒋中正重用,第四期最好能打硬仗,第五期也有少部分为我国上将中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14:00
黄埔军校至今仍在,即如今的台北陆军军官学校,地点改了而已,在*一共创办23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16:08
何应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