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类型 保护途径 影响因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5:26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途径
措施1→就地保护: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还具备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
措施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迁地保护目的只是使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还是要让被保护者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
措施3→建立基因库:
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
措施4→构建法律体系:
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基金制度,保证国家专门拨款,争取个人、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款和援助,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等。
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2001年,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把每年的5月22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因素中主要为人为因素,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这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我国的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森林的超量砍伐,草原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等,都导致野生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影响到物种的正常生存。
两千年前,我国的森林的覆盖率达50%,而今天仅有16.55%。过去我国东北的北大荒曾出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情景已随着大规模的农垦而消失。我国的脊椎动物由于这方面的原因而造成濒危或灭绝的物种,约占全部濒危或灭绝的物种的67%。据报载,进入20世纪后,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二、 掠夺式的开发利用
滥捕乱杀和滥采乱伐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在濒临灭绝的的脊椎动物中,有37%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许多野生动物因被作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象而遭到灭顶之灾。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6年在*、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的栖息地,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5头。到20世纪90年代初,平均每平方公里仅存0.2头。近年来,藏羚羊已经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生仍然不时作响。
三、环境污染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998)报道,我国1998年废水排放量达到395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90万吨,烟尘1452万吨,工业粉尘1322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7034万吨,酸雨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我国不少河流和湖泊由于遭到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而导致水生生物大量减少或消失。
武汉市东湖在20世纪后期的近20~30年间,由于生活污水排入等原因,水底生活的动物从113种减到26种,在渔获物中除放养鱼类外,原有的60多种鱼已难见到。
四、外来物的影响
外来物种的引入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大米草是60年代从美国引进到福建的一种植物,当时认为它有保护海堤、做饲料和燃料的用途。但由于大米草的繁殖能力极强,很快遍布9338平方公里的海滩,致使鱼虾及贝类等水产品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中200多种生物濒于绝迹。
水葫芦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进化污水,但引入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滇池后,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还有很多,如农、林、渔、牧业品种结构单一化,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更深层的原因,如法律和制度上的缺陷,缺乏科学知识,没有认识到资源和环境的真实价值,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产生的效益在占有、管理和分配上的不均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