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防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09 08:1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22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
(1)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一般用量为有效浓度0.05%~0.1%,即50%可湿性粉剂加水稀释500~1000倍,药剂持续期为7~10天,对麦株无药害,防效可达80%~90%,防病增产率一般可达20%~40%,病粒率可下降70%以上。有时用0.05%多菌灵与尿素混用,比单用多菌灵防病效果好。
(2)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雾使用浓度与方法同多菌灵。
(3)灭菌丹可湿性粉剂喷雾要注意的是灭菌丹只有预防效果,没有治疗作用。此药剂对麦类锈病有良好的兼治效果,使用浓度为0.25%,即50%可湿性粉剂加水稀释200倍,防效一般在71%~80%。
(4)福美双(TMTD)穿品为50%可湿性粉剂,使用浓度为0.2%~0.3%,即用50%可湿性粉剂加水稀释166~250倍。
(5)福美双对人畜安全,对麦株无药害,防效在70%左右,但持续药效期短,一般只有3~5天。福美双与多菌灵配成混合剂可降低多菌灵用量,一般用25%多菌灵与15%福美双混合成40%多福合剂加水稀释500倍液喷雾使用,防效在70%左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22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麦穗。病菌在小麦扬花期侵染,使部分小穗枯死,有的在中部,有的在上部,这和小麦开花习性有关。遇潮湿天气可扩展到全部小穗,使之变黄褐色或青枯状,并且在小穗基部或颖壳接缝处生出粉红色霉层,因此也俗称红麦头。病菌侵染茎秆,特别是穗下1~3节和叶鞘,造成秆腐,使上部茎叶干枯并形成白穗。小麦赤霉病菌不仅直接危害结实器官,降低产量,还能产生毒素,危及人畜安全。
小麦赤霉病菌具有较强的腐生能力。病菌可在病麦穗、稻桩和玉米秸秆上腐生越冬,来年形成一种叫做子囊孢子的传播体,随气流传播。近些年,赤霉病在北方有所增加可能和小麦—玉米轮作制有关。而要预测病害在当年的发生程度,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的降雨量和降雨次数都是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也有人说它是典型的气象型病害。
防治小麦赤霉病首先要注意深耕,消灭小麦、玉米秸秆和稻茬,减少菌原。其次是选用抗耐避病品种,种植抽穗整齐、花药残留期短、灌浆速度快的品种。另外,追肥不能过晚,保证小麦发育整齐,不贪青晚熟,也会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喷洒药剂是防治赤霉病的必要措施。最好在小麦始花期 (扬花10%~20%)进行。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和小麦开花期整齐程度可能间隔7天再防治一次。
防治药剂以往常用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近年不少地区出现抗性菌株。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指出使用多菌灵还会提升麦粒中毒素含量,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停止使用多菌灵。可以选择25%戊唑醇(又名立克秀)乳油25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50%咪鲜胺锰络合物 (又名施保功)1000~2000倍液、25%氰烯菌酯悬浮剂每亩100~200克或使用它们的复配剂,如63.5%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每亩22~24克。
南方多雨,要抢晴天喷药。遇连阴雨天气可适当增加浓度。尽量使用超微粉或胶悬剂以获得好的防治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22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时早播,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合理施肥,增施底肥,氮磷配合,追肥早施、少施,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深耕灭茬,秸秆过腹还田或堆沤后施用。小麦播种前,清除田间农作物残体,减少菌源。
(2)种子处理。
用种子质量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种30分钟,晾干后播种。
(3)田间喷药。
最佳施药时间是扬花期,应于扬花10%~50%时施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23
建议每亩使用45%咪鲜胺40ml加12。5%氟环唑30ml兑水30kg喷雾,长效又高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24
抽穗扬花期是进行预防的关键时期,尤其该时期若遇阴雨该病易发,可采用喷洒多菌灵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