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2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6:33
工业经济时代,人和物的流动构成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建立在以“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之上,交通枢纽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而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流通成为关键,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也跃迁为新的地区竞争力。
今年3月*多次提及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来,上海、北京、浙江、成都、日照等地先后发布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广州还聚焦数字“新基建”,率先发布《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各地的“新基建”方案计划都以2020-2022年为周期滚动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取得较大成效。各地也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基础、产业支撑能力、区域承接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纷纷从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1、建设目标:打造“云、网、端”,改造“铁、公、机”
上海明确“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四大重点领域、北京聚焦“新网络、新要素、新生态、新平台、新应用、新安全”六大方向、云南提出“新网络、新平台、新引擎、新载体”四大领域……梳理各地于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建设目标,打造涵盖“云、网、端”全领域的基础设施、改造以“铁、公、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可谓各地着力下好的“先手棋”。
围绕“云、网、端”,各地明确了多项任务的具体指标,为未来三年绘就建设蓝图。如浙江方案提出到2022年,浙江全省建成大型、超大型云数据中心25个左右(云),率先完成双千兆宽带网络布局(网),实现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提升20%以上(端)。
与此同时,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也是各地的三年行动重点。如上海方案围绕“新终端”提出打造智能化“海空”枢纽设施、建设国内领先的车路协同车联网和智慧道路、加快布设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
2、投资部署: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其建设首先需要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
在“新基建”方案计划中,各地制定了不同的投资计划,如浙江计划三年完成新基建投资近1万亿元,并提出要奋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领先的标杆省份;广东已建立起数字“新基建”项目库,着重以项目拉投资;上海则明确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总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新基建”优惠利率信贷专项,要求放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新基建”投入力度。
与发布三年行动方案相对应,多地也将新基建列入专项债投资清单,引导专项债支持新基建投资。其中在做好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过程中,需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近日为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而背上400多亿债务的贵州省独山县也启示“新基建”投资应避免出现超前建设、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问题。
因此“新基建”的推进,也需根据财力和债务情况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3、赋能城市:“新基建”优化城市生产生活
“新基建”是打造智慧城市、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在各地“新基建”方案计划中,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新基建”为地方发展服务是未来三年的主旋律。
一方面,“新基建”需充分考虑结合地区特色,如上海方案提出要探索引领长三角示范区在江南水乡风貌基础上增添新型基础设施时代特色。这既需要充分利用地方的土地、资金、人才、水、电、气、网络等要素资源,也需要考虑地区承载能力,如《上海市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导则(2019)》已基于能耗考虑严禁在上海市中环以内区域新建 IDC。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优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如北京围绕“新应用”部署了智慧政务应用、智慧城市应用、智慧民生应用、智慧产业应用以及中小企业赋能等;《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也要求项目策划需考虑加快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所需。
在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被首次写入*工作报告,还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一起成为当年*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随着国家积极布局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带动数字经济增长,并促进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升级,我国经济也将加速向以“新基建”为战略基础的数字新时代迈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6:34
原因一、促进就业:
因为新基建与以往的老基金一样,涉及非常多的产业线,大量的新基建投入将会带来大量的就业,解决当前失业率提高的头等大事。
原因二、完善中国的产业结构:
中国的产业结构一直在往高端产业优化。新基建是为这些高端产业打基础的,新基建完善之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将会上升一个台阶,高端产业将会在更好的平台发光发亮。
原因三、老基建相对饱满:
中国的铁路、高速公路、桥梁等等基础设施,总量上已经远超欧美国家。例如,中国的高铁里程,超过了海外所有国家的总和。目前而已,再大量投入的老基建的话,性价比是不高的,此时不应该再举债投入大量回报率不高的老基建。
原因四、弯道超车的机会:
面对疫情,美国的援助计划里面,基本没有这部分。特别5G建设,我们在提速,它们在放缓,甚至完全没有要启用5G的意愿。譬如,美国到现在还没有5G的落地计划,还在排斥华为;美国的轨道交通也很弱,也没有特高压电网;欧洲国家在这些领域具备相应技术发展实力的更是不多。
科技实力,我国还是与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但是,在部分领域领先的话,就证明了我们的潜力。“新四大发明”让中国在科技应用的某些领域超过了西方,那么新基建的发展,将会大大扩展这方面的优势。同时,部分领先的领域得到巩固,例如5G、特高压等。所以,新基建让我们有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原因五、刺激消费:
有时候,首先要从供给侧得到优化,才能拉动消费。例如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是在新能源充电桩完善后,才可以更好地普及到社会上。同理,5G、特高压这些领域也会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6:34
因为基建有很多优势。
如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因为基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可以创造很多就业岗位。
另外,基建可以使交通更方便,让物流更畅通,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6:35
为什么一定要搞新基建?
现在我们所知道这个新基建,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基础建设,这个新基建有五个特点和七大领域,五个特点包括新的领域、新的主体、新的地区、新的方式、新的内涵。
这七大领域是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
这些才是我们大国崛起的根本,这些发展好了才能站稳国际市际的脚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6:35
中国之所以会搞新的基建,是因为中国有很充足的劳动力利用人力在全国建设,最好找基建。一方面可以带动很多行业的发展,吸收大量人员就业,另外一方面还能将中国的基础设施做到完善,为以后的民生和军事做完备的服务。中国只有基建基础上去才会带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以后的*作出最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