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4 09: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0:30
祭 [jì]
部首 示
结构 合体字,上下结构
拓展
祭(拼音:jì、zhài)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手持酒肉供奉神主。本义即向神灵、祖上献上供品,并举行仪式,表示崇敬、祈求保佑。后来演变为一种对已故之人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以上义读jì。祭又读zhài,原是古国名,现主要用作姓氏。
笔顺
文字溯源:
会意字。甲骨文中早期的“祭”字作图1,左边是一块鲜肉,肉上还有血水流出,右边是一个又(指手)。两相会意,表示手拿着肉在祭祀。可能是考虑到这样的会意并不准确,晚期甲骨文在其下增加了一个祭台“示”,代表神主,更加突出祭祀神灵之意;并将“肉”旁变为“口”形。西周金文承袭甲骨文晚期的写法,但将“肉”旁变为“月”形(图3)。春秋、战国、秦代以及汉代文字中基本沿袭西周文字的写法。但在春秋、战国时期, “祭”字所从的“又”旁或可写作“攴”字,如图5、7。这是因为古文字中,“又”“攴”“殳”等字在用作表意偏旁时常可互换的缘故。这个字到秦篆阶段基本定型:上部为左“肉”右“又”(手),下部为“示”。现代文字基本沿袭汉代“祭”字的写法。
“祭”本义指用牲畜等供奉鬼神,向鬼神祈福消灾。远古先民敬畏天命,极端迷信鬼神,祭祀占卜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内容。这种敬畏神灵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随着物质的日益丰裕,祀神色彩日趋淡化,而祭祖礼仪越来越规范,人们逐渐将崇敬对象由神灵变为祖先。由于祭祀中要进献牲畜的肉,所以就引申为杀。如《礼记·月令》:“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