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0 23: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02
唐初的江南道范围太大,后分江南东、西道及黔中道,黔中道治所在今重庆彭水郁山镇。地盘大约为今湘西,桂西北,贵州大部,渝东南,鄂西一代。 黔中道治黔州,领黔、辰、锦、施、巫、业、夷、播、思、费、南、溪、溱、珍、充等州和若干羁縻州。黔州黔中郡,辖彭水郁山、石城(黔江)、洪杜(酉阳龚滩)、盈川(沿河)、信宁(江口)、都濡(务川)等数县。
长安离黔州数千里,需越秦岭、翻巴山,涉蜀水。而当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涪州(涪陵)到黔州当时不可能走乌江天险的水路。4月被贬,7月就死,3个月估计根本无法抵达黔州。武龙(今武隆土坎纸厂)县的群山险滩严重阻碍了他的行程(即使今天武隆的群山激流依然是阻碍渝湘交通的瓶颈),闲适悠游的他不幸被许敬宗追上*死于途中,就近埋于信宁县(今武隆江口镇,当时属黔州所辖,宋代废县设镇,后长期为彭水县所辖,1950年划归武隆县),此地距黔州尚有上百公里(当时走古驿道至少十余日的路程)。由于是武则天秘密处死,对外称水土不服,所以墓葬可以享受一品待遇。但信宁乃新设小县,武龙虽近,同为穷县,人力物力财力均无法承建豪华墓葬,且不属于黔州管辖。因此,黔州道治就责无旁贷,无数工匠在黔州大肆打造墓室材料,长途运往信宁。因交通不便,大型石材和石刻成品很难运输,废弃不用浪费的不少。因此,今天彭水有发现石碑不足为奇。另外黔州还流放过4位皇子,李承乾就死于此,与长孙的死并不遥远,彭水的发掘应该是“太子坟”更有可能性。但问题是,后来流放的太子都陆续迁走,其墓怎会现在才被发现?30多层的棺木即使被破坏,也不可能不惊动考古界,破烂棺木也能分析出许多惊天秘密。可惜彭水没有提供实物证据。
长孙的死因虽保密,但其死讯却天下尽知,黔州*和许敬宗岂敢谎报?历代史书和彭水许多*在县志中都有记载葬于信宁。
在许敬宗的严密监视下,长孙的儿子要想偷运父亲的尸骨谈何容易?运回又怎敢埋于永寿坊(偷运是欺君,流放长孙时,其族人或杀或放,永寿坊早成是非危险地,岂非罪加一等想灭九族)?永寿县志漏洞百出,一会儿说是祖上唐初从洛阳迁往永寿,一会儿又说子孙打算偷运回洛阳老家。都是一派胡言。
最大的可能是许敬宗割下长孙的人头回京复命,尸身留在信宁入土为安。待武则天验明头颅真伪后,埋头颅与长安城南。
结论4:昭陵为最后归宿
15年后,获得平反,迁葬在所难免。按长孙生前遗愿以及当时许多前朝大臣的潮流,陪葬在昭陵旁的史*载应该可信,那么信宁(江口)的墓地实际上还未完工就已经停止修建,徒留衣冠冢和外围巨大的封土堆以及逐渐风化腐朽的木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