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9 16: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7:23
佛经中说不退转菩萨,是初地菩萨便三不退,还是有分层次渐进的?是那部经说的? 对于您的提问,首先,建议您阅读世亲菩萨的《法华论》与《华严经》。 关于三不退,《法华义疏》上说,无上菩提不退转,但旧明有三种不退,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学佛修道者欲一生即证得『 三不退 』,诚属不易,而来生又有『 隔阴之迷 』,是故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愍念众生成『佛』不易,而『无问自说』开示方便知净土宗『念佛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能『持名念佛』至一心不乱而往生,即能一生就办,证得『三不退』之阿毘跋致菩萨。(三不退,乃吉藏法华义疏卷一之说) 总之,不再退转者有三种不退,即一、位不退,证到圆教的初信位,破了见惑,进入圣人的境界,便永远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证到圆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与尘沙惑,此时专门济度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证到圆教的初住位,不但证悟了自己的灵性,而且得到无生法忍,此时的心便安住在这种真实智慧的念头上,永远不会再退失。 菩萨修到初地的时候,照理说就不退转了,因为他已经是入了圣位,但是依照《法华论》里讲,有一个更严格的微细分别,菩萨由初地到七地,还不叫不退转,就是如果他们没有再用功去除微尘烦恼障碍的时候,修行境界就会停在那里,不会再进步,将来就不能成佛。所以初地到七地的菩萨一定要继续努力修,修到八地菩萨就是不动地,修到八地以上的菩萨才是真正的不退转。因为八地以上,叫做高地的菩萨,就是深位菩萨,他的道行更高更坚固,他很自然地就能一层一层地修上去。 你不妨阅读世亲菩萨的《法华论 》( 妙法莲华经论优婆提舍之略名)。 不退转菩萨称为阿鞞跋致,是指修行者到了这阶段已不会再退步了,一直向成佛之路前进.这是菩萨的位阶之一。不退转的条件之一就是不再受诸魔(欲 )的干扰,故称不退转。(例如华严经中的十地) 在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位上。因大地能生长万物,故佛典中常以「 地 」来形容能生长功德的菩萨行。「十地」即指十个菩萨行的重要阶位。然而,在佛典中,不同的经论,往往对十地的内容有不同的描述。 一般而论,『 菩萨 』是菩提萨埵之略称,意译为觉有情,即觉悟之有情众生,大致分为权教菩萨与实教菩萨二种。权教菩萨之修行,是处处着相,着相之修,称为染修,以其不了解三轮体空之道理,是故只能称菩萨,即所谓『 三贤菩萨 』。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阶位之菩萨。 而实教菩萨之修行,是依实相理,修离相行,譬如发心修行布施波罗蜜,以自性本具之般若智慧,来观照了知三轮体空,一切无著,不住于相,方能称为菩萨摩诃萨,即所谓『地上菩萨』。依《合部金光明经 》开示:所谓『地上菩萨』,又称『十圣菩萨』。 注:所谓十地菩萨即 (1)欢喜地︰菩萨至此位舍离无始以来的异生性,初得圣性,具证人法二空理,能利益自他而生大喜,故名。 (2)离垢地︰菩萨至此位圆具净戒,远离烦恼垢,故名。 (3)发光地︰菩萨至此位成就胜定、*、总持,发无边妙慧光,故名。 (4)燄慧地︰菩萨至此位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增智慧燄,故名。 (5)难胜地︰菩萨至此位,能令行相互违之真俗二智互合相应,故名。 (6)现前地︰菩萨至此位,住缘起智,进而引发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现前,故名。 (7)远行地︰菩萨至此位,修行进入无相行,远离世间及二乘的有相有功用,故名。 (8)不动地︰菩萨至此位,无分别智相续任运,不被相、用、烦恼等所动,故名。 (9)善慧地︰菩萨至此位,成就微妙四无碍辩,普遍十方,善说法门,故名。 (10)法云地 ︰菩萨至此位,*智云含众德水, 如虚空覆隐无边二障,使无量功德充满法身,故名。 注:密教的说法,菩萨必定要三地以上才能入、住、出胎三时,皆能正知。但也有另一种说法是一定要到八地,菩萨八地前烦恼未尽,八地后烦恼永伏如阿罗汉,是故八地前还有胎昧,八地后就没隔阴之迷,所以才叫不退菩萨。